第391章(1 / 2)

滎陽的失陷,實是關乎大隋興衰的其中一個轉折點,更是李密爭霸天下的起步點。

李密於大業十二年加入瓦崗軍,此人極有謀略,胸懷大志,利用瓦崗軍和翟讓如日中天之勢,更憑其不世武功,降服了附近的小股義軍和不同勢力,以數倍的增強了瓦崗軍的力量。同時更看清楚一向只靠截取漕運來維持軍需,根本不足以供應所需,是瓦崗軍發展的致命弱點。

於是他向翟讓提議道:「先取滎陽,休兵館谷,待士馬肥充,然後與人爭利。」

只看他有此見地,便可看出李密的雄材偉略,實勝翟讓。

只要能控制滎陽地區,便可長期解決糧食供應的問題,進一步擴展勢力,更直接威脅到東都洛陽,甚至影響到京師和洛陽與江都這三大軍事重鎮的聯系。

翟讓同意後,同年十月,瓦崗軍大舉進攻,先攻下滎陽外圍各縣,直指滎陽城。

楊廣對此戰極為重視,派出當時頭號猛將河南道十二郡討捕大使張須陀為滎陽通守,率領二萬精兵迎戰。

此人無論在朝廷或武林,均享盛名,一手「狂風」槍法,號稱當代第一槍手,生性驕橫自負,當然看不起當時只是薄有微名的李密。

以前瓦崗軍每次碰著張須陀,都被他殺得棄盔棄甲而逃,讓翟讓極為忌憚。聽到來迎擊他的是這個克星,就想退兵了,對手下道:「張須陀精通兵法,且槍技蓋世,手下羅士信、秦叔寶更是驍勇善戰,不如暫避其鋒,再圖後計。」

其它手下早就心膽俱寒,無不同意。

只有李密力排眾議,請翟讓率主力與之正面交鋒,自己則與四大得力手下王伯當、祖君彥、沈落雁、徐世績率領千余好手,埋伏在大海寺北的密林內。

當雙方主力接觸,翟讓的大軍果然節節失利,被張須陀追擊十余里,來到大海寺北。

李密立起伏兵,從後掩擊張軍。

翟讓大軍亦配合勢頭反擊,前後夾攻下,張軍傷亡慘重。

李密更親自出手,擊斃張須陀。

此戰使李密名揚天下,更成了瓦崗軍聲望最高的人物,隱然凌駕於大龍頭翟讓之上。

這次大捷,確立了瓦崗軍立足的根基,重創了隋軍的威望。

在這種形勢下,翟讓只好讓李密自領一軍,號稱蒲山公營。

李密出身貴族,世代受封,故他繼承了蒲山公的爵位,遂以此為名。

李密野心極大,既得滎陽,又謀兵洛倉。

該倉乃隋室最大的糧倉,故楊廣極為重視,派出虎賁郎將劉文恭卒步騎兵二萬五千人,由東都洛陽東進,企圖挽回頹勢。

又使裴仁基自虎牢襲擊瓦崗軍側背,希望以這兩支大軍,牽制李密。

同一時間,楊廣更遣得力手下王世充往洛口,與李密作正面交鋒。王世充便是趁著這個機會到附近的東平郡,忙里偷閑一睹石青璇的風采。

且說雙龍自得到舍利元精後,總覺得精神奕奕,恨不得立刻一試身手。尋到個隱蔽的柴房後,只練了兩天,便覺得氣悶坐不住了,寇仲道:「師傅不是說過練功最好在有意無意之間進行嗎?這兩天我們總想到外面闖闖,有點心浮氣躁,再強練下去反而無益,不若干脆出去闖闖,等以後心冷靜下來,再覓潛修。」

徐子陵同意道:「我剛也在思索這問題,師傅說過練內功至緊要是調節火候,寒熱適中,我們這么埋頭埋腦的苦練,看來是過火了,好該暫時放緩下來。」

寇仲道:「那不如立即起程往滎陽吧,或許師傅已經在那里等著我們。」

徐子陵道:「不能這樣出城的。說不定那王世充已下了搜捕我們的命令。」

寇仲道:「現在天氣日漸寒冷,我們也應添置點御寒衣物,順便買些繩索鐵鉤一類東西,到晚上便攀牆出城,那就萬無一失了。」

主意既定,兩人有點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柴房,展開他們下一步的行動。

徐子陵所料不差,王世充不敢惹怒韓星,便通知正在附近的宇文閥另一號人物宇文仕親來主持搜捕,差點把東平郡都翻轉過來。

不過,跟原著不同,二人得了更高明的輕功傳承,且內力遠超原著,一身輕功實屬絕頂。是夜當晚無驚無險地越城離去,有若脫籠小烏,認准滎陽的方向,在荒野中狂奔了一晚,竟絲毫不覺疲憊。

次日,二人想起自己身上也算薄有資財,便到附近最大的城鎮,購買了輛由兩匹健馬拖曳的簡陋馬車,繼續行程。

兩人還是初次擁有這么貴重有用的交通工具,對兩匹馬兒寵愛有加,把較白的一匹喚作白兒,灰色的一匹叫作灰兒。

因為原本會攔路的宇文無敵已經被韓星宰掉,所以那輛馬車得以保留。有馬車代步,且二人又提前好幾天出發,竟比原著早上近二十天到達滎陽。

這十多天的旅程中,二人輪流驅車休息練功,又得舍利元精之助,二人無論精神和功力,均突飛猛進。

若有以前在揚州熟悉他們的人在這刻撞上他們,必會因他們的改變而大感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