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 章(2 / 2)

剛抵元嬰的岳掌門一路風霜,御劍抵達魔界地宮,遞上拜帖。

才送走一個柳清歌,又來一個岳清源。洛冰河原想拒絕相見,卻聽沈清秋道:

「我要見岳清源。你去替我尋一方玉玦2。」

沈清秋見洛冰河臉上陰鷙,並不想讓自己見岳清源,乃道:「玉玦何為,想必你是知道的。若是信不過為師,你便在一旁聽我與他所言便是。」

玦者,形如玉環,四分缺一。因「玦」、「決」同音,故表決絕之意。

洛冰河心有所感,乃答應沈清秋之求。魔尊忍著功體受損之苦,勉力運行《天心神術》,探聽沈清秋心中所想。

岳清源隨魔界內侍步入幽冥殿,得見形銷骨立、僅余一臂的殘軀,心中哀慟,囁嚅著一瞬間蒼白的雙唇好久,才輕聲喚出一句「小九」。

沈清秋已心存死志,唯恐自己身後,洛冰河又要找蒼穹麻煩,乃像過去於幻花水牢里那般,對岳清源語氣刻毒地放狠話,只求他心灰意冷,不要再與自己有所牽涉。

「岳掌門當真是仙風道骨、正道楷模。過去,你於秋府失約於我,累我受盡苦楚。」

「現今,你執掌一派,貴為仙道魁首,卻為了你那虛緲的門派責任,棄我不顧,害我含冤受屈。」

「我既被蒼穹除名,便與你蒼穹再無關系。我亦不需再仰你岳掌門鼻息。」

沈清秋說罷,便打算捏起案上短匕割袍斷義。

然而沈清秋總歸是高估了自己殘軀之力。自上次得見「沈垣畫像」吐血後,因沈清秋在洛冰河面前強裝一切如常,便一直沒有緩過勁來。

沈清秋見自己連短匕都拿捏不起,當下便氣得面容扭曲。

岳清源聽得沈清秋惡毒之言,心中痛得摧肝裂膽。他囁嚅幾下蒼白的雙唇,欲說出當年苦衷,求得小九原諒。

然而岳清源又不敢開口——說道苦衷,與其說是求得小九原諒,還不如說是逼迫他原諒自己。

魔尊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在沈清秋心中地位,本來便不如岳清源,如今哪里會讓岳、沈二人解除誤會,讓岳清源說出當年苦衷?

不待岳清源躊躇不決,洛冰河便密術傳音道:「岳掌門還是莫要言說你那番「走火入魔」的因由為好。失約便是失約,再多的緣由,都不過是遮羞的借口而已。」

沈清秋不知二人私下言語較量,只一心氣恨自己連匕首都無法提起。

【本想養了兩載有余,能堪此任,沒想到卻惹人笑話!】

沈清秋惱羞成怒,便支使洛冰河上前替他割斷袍角。

魔尊自是樂意替沈清秋對岳清源割袍斷義。他忍著功體受損的痛楚,一直勉力運行《天心神術》,自是知道沈清秋「心存死志,不想死後牽連蒼穹山派」才如此行徑。

洛冰河既心疼沈清秋心中抑郁,又妄自尊大地覺得自己能救活師尊,並嫉妒岳清源得沈清秋以命相護。

暗喜沈清秋為保存蒼穹而了斷自己全部退路的魔尊,壓下入骨嫉妒,上前捏起短匕,手起刀落。

「如此,沈清秋便只能依靠我,再無離開我之能。」洛冰河心中歡喜,便忍住嫉妒,不去想岳、沈情誼,志得意滿地把一方袍角扔到岳清源腳邊。

岳清源面如死灰地盯著被洛冰河扔到腳邊的袍角,只覺神魂欲碎。還不等岳清源做出反應,沈清秋又用盡力氣,把案上玉玦砸向岳清源身上。

然沈清秋終歸力有不逮,玉玦沒砸出兩尺,便掉落地上,碎作兩瓣。

洛冰河冷嗤一聲,捏了法訣托起玉玦,砸到岳清源胸前。

「岳掌門,請回罷。」沈清秋側首斂目,不再看被玉玦砸得身形微晃、微微顫抖的岳清源。

魔尊既嫉妒,又心疼,冷哼一聲便毫無顧忌地把沈清秋抱在懷里軟語安慰,並令侍衛、內侍送客。

沈清秋被洛冰河狎昵放肆地抱在懷里,亦不做抵抗,只疲憊地闔上眼瞼。

【不要再被我拖累了,有多遠走多遠吧。】

【你做你萬人敬仰的蒼穹掌門。我做我為了苟活,邀寵獻媚魔尊身下的男寵。】

【也許我死了,沈垣便能代替我。】

【然後你們都能遂願了。】

岳清源心神俱傷,腳步虛浮、臉色青白地捏著那方碎掉的玉玦和一方袍角,勉力御劍回蒼穹。才到穹頂峰,便從玄肅上栽倒下來,接著便吐了一口血昏厥過去。一眾弟子唬得慌忙去請木清芳。

1古代打殺奴婢就是罰個款的事情(法律尚且不言,更何況還能錢權操作一番)。九哥是真的拿命去救岳清源的。

2玉玦:佩玉的一種。形如環而有缺口。「玦」、「決」同音,故古人每用「玉玦」表示決斷或決絕之意。《史記·項羽本紀》:「 范增數目項王 ,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左傳·閔公二年》「公與石祁子玦」 晉 杜預注:「玦,玉玦……玦,示以當決斷。」 唐段成式 《酉陽雜俎·忠志》:「九曰玉玦,形如玉環,四分缺一。」 清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翠》:「展巾,則結玉玦一枚,心知其不返,遂攜婢俱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