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機宜(1 / 2)

慕林 Loeva 1192 字 2020-07-15

謝慕林努力維持著一張鎮定的臉,接受了宋氏的考較。

還好,這輩子她記性不錯。再加上近個把月來為了修老宅的事,還有照顧謝老太太,以及練習女紅紡織,她一直忙個不停,沒有多少閑功夫跑來找宋氏借書,所以手里的書還是最初借的那兩本。她翻來覆去看了幾回,對里面的內容還是挺熟悉的,不至於過目即忘。

因此,謝慕林順利答上了宋氏關於北平城建城歷史、北平地區節日風俗、飲食習慣、婚喪禮儀等眾多提問,只在一些具體的數字和人名上,稍稍犯了點難。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那書上記北平城和王城的大小面積,用的數量單位是「步」,數字又是一大長串,她怎么可能記得清楚?她之前根本不知道看個閑書還要考試,當然也不會用心去記了。

至於人名,兩輩子都有名氣的人,她自然記得;名字好聽別致的人,她也記得;唯有那些用了生僻字為姓名的人,她是真沒辦法,連讀都不會讀,又怎么可能記得住?

還好宋氏對於她沒能樣樣對答如流一事,並沒有多惱怒,只是提醒她:「看書多用心些。若是不留意細節,你又如何能對比湖陰縣或金陵城的大小,從此推斷出,北平城到底有多大呢?」

不,就算我不去背那些數字,不拿金陵城與湖陰縣做比對,我也知道北平城有多大,我還逛過故宮呢,不止一回。

謝慕林對宋氏露出了一個干巴巴的微笑,沒敢把心里話說出來。

宋氏沒有揪著這件事不放,又道:「若是有不認得的字,可以拿去問你哥哥們,或是直接來問我。讀書還是不要一知半解的好。我看你別的都記得仔細,獨獨在一些細處不甚用心。城池大小倒罷了,人名都記不牢,你將來倘若去了北平城,遇上哪位前賢的後人,又如何能立刻記起他家的前事?萬一不小心犯了忌諱,豈不是大不妙?」

宋氏從那本書里挑了一位比較有名的朱允炯時期燕王府屬官做例子。這位屬官非常有名,在史書上也是赫赫賢臣,但他為了公事,把一個犯了小錯的手下給殺雞儆猴了,為此還受到了朱允炯的嘉獎。死者的家眷自然只能忍下這口氣,扶棺回鄉去了。這被書的作者視作朱允炯作為燕王時賞罰分明、公正嚴明的例子,大書特書了一番。

然而,作者不知道的是,再過了兩任燕王後,那位賢臣的家族已在北平落地生根,成為當地顯赫世家之一,卻因為子孫平庸而漸有衰敗之樣。而當年的死者,卻有出色的子孫後代,再度搏得了時任燕王的青睞,東山再起了。此人反過來報復了那位賢臣的家族,害得他家死了一個最出色的晚輩。從此以後,兩家人相互明爭暗斗,就沒有停過。

雖然換了幾任燕王後,兩家都消停了許多,但仍舊是王不見王的狀態。倘若有哪位去北平赴任的外官設宴請客,卻把這兩家的人同時請上門,那是大大犯忌的事,等於是同時得罪了兩家。知情人一般慣常的做法,是設兩到三天的宴,將這兩家人安排在不同的時間里上門,甚至於,只請其中一家,對另一家視若無睹,不過這又有可能把後者給得罪得狠了。

謝慕林恍然大悟,她還真沒想到,那書里隨便一個名字,還能有這么多的典故。看來北平城那攤水,也挺深的哪……

不知道便宜老爹謝璞,會不會不小心犯這樣的錯誤?

宋氏微笑著說:「不妨事,我已經去信提醒過他。他身邊的幕客莫燕客,便是北平老姓人家出身,深知北平城內大小事。這些人情往來的細則,莫燕客自會為他打點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