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朋友(2 / 2)

於秦國而言,最大的威脅已經不是幅員遼闊、兵甲眾多的楚國,而是趙國。

秦與趙爭於太行山一側,只有保證關中側翼的安全,才能爭奪中原。

而要對付趙國,要么則是從太行山中各個險要的關口,進入河北,要么就是從河內進軍,經鄴地,直逼邯鄲。

前者的艱難,早於長平之戰的時候,秦軍已經領略過了。

秦國攻取河內、東郡,最終就是為了完成對趙國的包夾策略。

可趙於漳水之岸修築長城,在邯鄲以南修築了一條最為堅固的防線,就是為了防備秦軍的進攻。

十年之內,趙於秦來說,乃是大敵。

「所以只要韓國仍舊采取侍秦之策,那么振興韓國,其實只是在加速它的滅亡罷了。」

韓非很是審甚的分析著這一切,某種程度上說,趙爽支持他,便是為了在將來更好的時候,收割現有的果實。

韓國越是興盛,便越能在中原之地,牽制住魏、楚、趙等國。從而為秦軍滅趙,創造時機。

可問題便在於,韓非明知道這一切,卻無法去改變。

興也亡,衰也亡,則是擺在韓非面前的困局。

要改變這一切,只有改變此刻韓國的外交態勢,改變列國之間的態勢,從而再進行一次諸國合縱。

而且,這一次合縱,必須取得實質性的進展,挫滅秦國的國力,韓國才能有喘息之機。

趙爽一笑,對於冷靜異常的韓非,並沒有進行指責,反而很是欣賞。

「秦欲取韓國,則必先取南陽地。十萬白甲軍駐守,群山關隘重重,取之不易,可魏、趙攻韓,卻是輕而易舉。故韓之敵,魏、趙、楚猶甚於秦。秦與韓,乃是天然盟友,公子與我,亦可合作。」

這是一件十分諷刺的事情。

盡管從長期來看,韓國乃至山東六國的大敵是秦國。但是從短期內的軍事態勢來看,趙、魏兩國對韓國的威脅才是最大的。

韓國面對秦國的這一側,是重重山嶺,而面對趙、魏、楚,尤其是魏國那一面,千里平原,河流密集。

三家分晉之時的戰略態勢,一直延續至今,從而深刻影響到此刻天下的局勢。

因為魏、趙擊秦不易,擊韓卻是輕而易舉。盡管各國都知道,一起對抗秦國是才是長久利益所在。

可在這戰國亂世,理智永遠是一種奢侈。

只要秦采取合適的策略,不在外交上出現重大的失誤,讓韓國徹底站到趙、魏一邊,韓國則會站在秦國這一面。

「哪怕將來我們會成為敵人,可現在,卻終究還是朋友。」

「的確是這樣,看來,我與漢陽君,的確可以合作。」

韓非一笑,盡管此時,他也想不到一個不合作的理由。可眼前這小子,那事事都替人考慮周全的態度,實在讓人不能忍受。

「那就多謝漢陽君了!」

韓非說這話時,總有些咬牙切齒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