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傀儡謠(1/10)(1 / 2)

生死去來

棚頭傀儡

一線斷時

落落磊磊

世阿彌花鏡

斑駁的淡灰色石牆上刻錄著這首詩,任何來到梵天明王寺的游客都會首先經過這里並且看到它。

有人只是瞥上一眼便大跨步的走過,胳肢窩下夾著人偶,趕著前去占下一個待會兒祈福儀式的好位置。

有人稍作停留,倒不是有所感悟,只是站在它的前面,讓朋友趕緊拍下幾張照片好發到社交網絡上去炫耀。

也有人如祝覺一般,站在牆壁前,沉默良久,一時怔然。

那是之前在面具商鋪里看見過的男人,確切的說是他身旁披著斗篷的那人,他只是站在一旁,不停的低聲詢問一些事情。

「這首詩的意思是人生在世,不過是像傀儡一樣借由靈魂的線來操縱肉體的軀殼,當靈魂離開肉體的時候,剩下的軀殼不過是像斷了線的傀儡一般的散落的廢物罷了......」

附近有導游正在給跟著自己的游客做著解釋,那些人似懂非懂的聽著,很快就有人喊著要趕緊進梵天明王寺參觀,而不是在外邊圍著一堵石牆分析來分析去。

「梵天明王寺......真是一座宏偉的建築啊。」

李青蓮的視線同樣沒有在石牆上停留太久,很快就轉移到了牆後的建築,震撼之中,實在是想不到什么華麗辭藻去形容,只能咂咂嘴連連感嘆,旁邊的吳桐和奧莉薇也是一樣。

他們來到這兒時時間已近黃昏,晚霞千里,橘黃色的光線與深藍色的天空映襯著這一方天地。

整體呈八角形布局的梵天明王寺宛若一座天宮矗立在雲霧之間,那是一種無法用言語去形容的壯麗,因為一眼無法將它收入眼底,不論是從哪個角度看,最終都只能剩下無限感慨。

「咱們可能得早點進去,否則待會兒里邊的廣場估計會擠進去不少人,儀式應該是快要開始了的,走吧。」

祝覺最後看了眼那邊的男人和斗篷人,意外的發現那斗篷人似乎也在看著自己,因為他的身體就側向這邊,只不過祝覺並不怎么在意,帶著幾人跟在人群的後邊走進梵天明王寺。

梵天明王寺前的廣場上已經有相當一部分人聚集,而最中央的位置則是有些身穿戲服的表演者正手持著一些塑料的刀槍劍戟在來回巡游,偶爾有幾次交錯碰撞,便會引得周圍人轟然叫好。

祝覺仗著自己的身體強健,硬是擠開了不少人往前靠了些距離。

「你們看,他們的手里都有人偶哎。」

李青蓮站在祝覺身後,對著前面的人或是手抓,或是夾在腋下,或是扛在肩上的人偶指指點點,她在來的路上就提到過這個問題,只不過始終都沒說要去買兩個人偶來燒。

「他們開始准備了。」

祝覺的視線一直在廣場另一側的兩條用彩帶分隔出來的空曠道路上,此時正有人駕著渾身掛著彩緞,符咒的高大機械馬匹拉著兩個直徑接近十米的鐵盆在往里邊走。

這樣的場景祝覺還是第一次見。

應當是那鐵盆太大,普通的馬匹拉不動,可要是換成貨車之類的東西又會讓人覺得違和,畢竟是眼下這種庄重的祈福儀式,真要開過來兩輛大貨車,這里的氣氛估計能被攪和的一點不剩。

所以也不知道誰想出的這個法子,專門打造兩匹機器馬,而且還不是普通的體型,不算馬頭,單就是馬背的高度都有將近三米左右的龐大機械馬,以此來作為拉動鐵盆的道具。

按理說這種形態的東西應該也是有些詭異的,可這馬身上那些雜七雜八的東西卻將它身上原本的科技元素全然遮掩過去,或者說用這些鮮艷的東西轉移人們的注意力。

馬蹄踢踏間的聲響似乎暗合著某種規律,有幾個穿著艷麗長袍,臉上塗抹著油彩的人站在馬背上不斷地做出各種動作,手中持著掛滿白條,有些像是中國傳說中的地獄勾魂使者的招魂棒不斷的揮舞,口中同時吟唱著一些祝覺完全聽不懂的類似於經文一樣的內容。

而他們的這種表演也是極為有效的將人們的注意力從機械馬上移開。

起初是容夏城的本土居民停止了言語,隨即這種安靜像是有感染力一般很快在所有人之間傳遞,僅僅只是一兩分鍾之間,原本人聲鼎沸的廣場便安靜的有些令人心里發慌。

祝覺在這時看到身旁幾個穿著灰色棉質長袍的不約而同的抬頭看向某處,好奇之下也順著他們的視線望過去,看到的是一根矗立在廣場中央的石柱,其頂部像是有著一座雕像,只是因為視角的緣故看不大清楚,祝覺回想著第一次來時在飛機上看到的景象。

或許是關二爺的雕像

鐵盆在中央廣場上架設完畢,緊接著又是一陣儀式性的表演,不過這一次更多的開始帶有一些宗教性質。

有人手持兩片銅鈸不斷敲打,有人手中拿著頂端捆綁著由棱形紙片連結的紙條的術杖,也有人高舉著鈴鐺,不斷搖晃。

而這段時間里祝覺則是一直盯著那根柱子,隨著時間的推移,起先能夠照射到石柱底部的陽光不斷的上移,陰影從梵天明王寺那兒不斷的漫過整個廣場,夜幕將要降臨,廣場上光線愈發昏暗,那些殘余的夕陽光最終轉變成帶有些頹廢,陰郁的金褐色。

等到陽光沒到柱子的中段,便有數人分成兩隊,最前端的人手持著一根兩端皆有火團的機械棍棒,身後那些人的吟唱聲變得哀怨綿長,他們環繞著鐵盆轉圈,口中吟唱不停。

不僅僅是他們,不一會兒,容夏城這邊的本地人亦開始念念有詞,與之前的安靜同樣,起先只是小范圍的吟唱,很快就擴散到整個廣場,內容並不是干澀的禱詞,而是抑揚頓挫的唱起了像是歌謠一般的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