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議和的要價(2 / 2)

革宋 緋紅之月 1199 字 2020-12-31

忽必烈懂漢語,不過漢學造詣有限。看宋國士大夫的信,他就先交給身邊的郝經來讀。郝經看了個開頭,臉色就變得極為難看。看的過程中,臉色更加糟糕。等全部看完,郝經一臉受到侮辱的表情。

「信里寫了什么」忽必烈覺得郝經的表情很有趣。

「那賈似道竟然要和我們簽署一個不割地,不稱臣,不納歲幣的和約。」郝經憤憤的說道。

「難倒你以前沒有勸我要與宋國議和」忽必烈笑著問郝經,在南下之前,郝經始終反對這次戰爭。

對忽必烈算舊賬的行為,郝經帶著些憤慨答道:「主公,我當時勸主公先遣使諭宋,令降名進幣,割地納質,偃兵息民,以全吾力而圖後舉。稟命不從,然後傳檄,示以大信,使知殿下仁而不殺之意。現在宋國竟然要簽兄弟之邦的約定,萬萬不行。」

聽了這慷概激昂的話,忽必烈先是笑了笑,接著問道:「賈似道不會只寫這些話。若是我等不答應,他總得說點什么才對。」

郝經臉上怒意更盛,他憤憤的答道:「賈似道在信里寫,他覺得我軍軍糧不多,草料更少。既然我軍已經無法隨意往來江上,只要再有一支宋軍抵達鄂州,我軍就會被拖在江南。」

這話說的含蓄,不過在忽必烈聽來已經夠清楚了。要過信來讀了一遍,引經據典的部分看不懂,讓郝經幫著解釋。其他部分果然與郝經講的一樣,賈似道認為江南的蒙古軍想返回北方需要付出巨大代價,時間拖得越久,代價越大。如果代價大到讓追隨忽必烈的漢軍世侯們對忽必烈徹底失望,忽必烈的實力就會大損。

與其折騰到那樣的地步,還不如雙方早早議和。忽必烈若是肯簽署賈似道版的合約,賈似道就保證會讓蒙古軍安然渡過長江。

「呵呵」忽必烈笑了。這個宋國文官的表現讓忽必烈越來越欣賞,他不僅有勇氣進入危險的鄂州,還有能力守住鄂州。現在又證明此人有看透戰爭的眼力。蒙古軍缺糧食的話可以搶掠,實在不行還能在返回的途中殺人吃肉。但蒙古馬只靠吃干草是不行的。想保持機動能力對步兵的威懾,就需要有給力的草料。現在已經是十月,再拖下去的話,干草就變枯草。

想到這里,忽必烈轉身對張柔說道:「萬戶,你帶兵去白滸山,在水里扎木樁,修台子。朱國寶反復講,宋國水軍總是不肯靠近我軍回回炮,我們就把回回炮架到江上。只要不讓宋國水軍在江上往來。我們就可以從容過江。」

萬戶張柔一直認為盡快返回長江以北是正確的選擇,聽到忽必烈的命令,他鎮定的臉上有絲喜色,對忽必烈行禮,張柔答道:「我現在就去。」

吩咐完軍事,忽必烈轉頭看向郝經,同時問道:「你覺得怎么才能讓這個賈似道答應割地、稱臣、上歲幣」

看無彈窗廣告小說就到頂點小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