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禪讓的進程(八)(2 / 2)

革宋 緋紅之月 2607 字 2020-12-31

和聰明人在一起,很多時候能讓人覺得眼前一亮。不過聰明人在更多時候會讓周圍的人感覺絕望。郝仁對未來的黑暗很是不安,左思右想間,他突然想到了另外一件事。這下郝仁試探著問道:大帥,你不會是擔心有人在趙嘉仁稱帝的時候建議進攻宋國吧

你覺得得知宋國內亂的話,會沒有人提出這個建議伯顏大帥還是一樣的冷淡。

難道那時候我們還要歸還一些土地

那也沒用。伯顏大帥表示了反對。

郝仁感覺自己對這個度把握不住。如果在宋國處於不穩定的狀態下表示善意的話,豈不是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么

我們到時候有兩種選擇。一種就是全力南下,所到之地徹底屠滅。讓宋國再次北上之時沒有足夠人力。一種就是根本不插手,延長與宋國的和議年限。

啊郝仁被伯顏的戰略選擇給弄得不知所措。想也想不明白,郝仁只能自暴自棄的問:不知大帥想讓我做什么

兩天內,大元仿造出接近宋國火槍的消息就在大都傳遍。然而工匠並沒有得到想象中的獎賞。他們仿造出來的火槍經過測試,與大宋火槍之間存在巨大差距。各種制作上的細節不論,阿合馬表示這里面最大的問題就在價錢上。

朝堂上敵視阿合馬的人很多,聽到這位右丞相用一副比較平淡的語氣講了大元缺鐵的現實問題之後,很多人的目光中的怨毒更甚。是要目光能夠發揮腐蝕性的作用,大概阿合馬就已經被融化成一灘液體。

之前阿合馬力排眾議,在的黃河以南的地區設置三千戶鐵戶,每年可以多提供一百多萬斤鐵。大宋讓黃河改道北上之後,大元就占據黃河以北,黃河以南全部被宋國占據。大元並不僅丟失了阿合馬新開發的產鐵地,加上原本就在黃河以南的產鐵地,大元每年生鐵產量減少兩百多萬斤,鐵價隨之飆升。

在眾人沉默中,忽必烈大汗問道:現在一支火槍耗費幾何

大概五貫。阿合馬答道。

大元的中統元寶交鈔一貫兌換一兩,若是以大宋的白銀與銅錢的兌換比例,大概能兌換15貫銅錢。理論上一百萬貫中統元寶交鈔可以造二十萬支火槍,然而卻做不到。大元在漢地稅收滿打滿算也沒有一百萬貫,而且這些稅收要支應整個大元朝廷的開銷。

果然。京兆尹廉希憲馬上就出來表示反對,陛下,現在一名官吏每個月收入還沒有五貫。現在各地都在任用官吏,國家並無財力造太多。

忽必烈不爽的看了廉希憲一眼。這話他當然知道,前一段時間巴斯巴國師還向忽必烈要五萬貫交鈔,用來修建寺廟,舉辦法會。忽必烈很罕見的拒絕了。如果是以前,至少是在黃河戰役之前,忽必烈還是能很痛快的拿出這筆錢的。讓忽必烈沒有如以前那樣豪邁的理由自然是缺錢。大元國庫里面曾經裝滿從宋國掠奪而來的種種戰利品,堆滿了宋國降臣降將們貢獻的大筆金銀銅錢絲綢布匹,那時候所有人都在歌頌忽必烈皇帝的仁德與慷慨。不知何時,國庫漸漸空了。空到連巴斯巴國師的申請都沒辦法滿足的地步。

想到這里,忽必烈扭頭看向左丞相伯顏,讓大元國庫充實的大功臣就是伯顏大帥。他不僅擊敗了宋國,掠奪了整個江南。還勒令在宋地的降臣降將為忽必烈賀壽,給忽必烈帶來了想都沒辦法想象的財富。

伯顏,火槍之事你怎么想忽必烈問。

臣以為,模仿宋國的路數是錯的。伯顏答道。

這回答在大元朝廷上極少有人這么講,便是有人講了,也提不出進一步的建議。所以眾人都屏息凝神的聽。

熟鐵雖然貴,大元卻也不是拿不出這些熟鐵。不過是多調撥些便好。臣問過那些工匠,他們一個人一個月最多能夠生產一支火槍。火器局現在不過六百多人,這些人還有很多別的事情要做。便是他們都做火槍,一年也不過是三千多支。陛下應當記得我們在滑縣見過的宋軍人數。

忽必烈聽到最後,原本就細長的眼睛更是變成如細線一般。滑縣之戰是大元皇帝永生難忘的場景。長寬各十幾里的戰場上硝煙彌漫,宋軍雖然也有許多長槍手,數量更多的則是火槍手。那是超過五萬的火槍,與五萬桿火槍一比,三千多支火槍不過是微乎其微的數量。想對抗五萬宋軍火槍手,大元也得至少有數量與質量差不多的火槍吧。按照現在的產量,蒙古得積攢十幾年才行。

郝仁心中對大元左丞相的清晰思路佩服的五體投地。之前伯顏希望郝仁在戰與和的選擇中支持和平。郝仁當時還覺得以蒙古的傳統,不得不停戰是可以的。成吉思汗就說過,在我的力量還不足的時候,我就得忍讓,違心的忍讓然而在力量對比並不處於劣勢的時候,成吉思汗的態度就走向其他方向,天下地土寬廣,河水眾多,你們盡可以各自去擴大營盤,征服邦國。

所以從根本上讓蒙古人追求和平是不可能的。雖然對夷狄,禽獸也,畏威而不懷德這句話非常不滿意,可郝仁私下想起這句話,也不得不承認說的很有道理。當然了,郝仁弄不明白為何能說出這句話的司馬光在實踐上卻是個割地賠款的投降派。

現在聽了伯顏大帥對於火器數量的比較,郝仁覺得主戰派總得想想之後再做發言。

主戰派有沒有去想,這個不好講。忽必烈大汗追問道:伯顏,我們不模仿宋國火器,那該如何

伯顏答道:陛下,臣想問一事。我們不模仿宋國火器,而我們要不要模仿宋國以火器為諸軍兵器的路數

這個問題之前沒有人提出來過。郝仁聽了之後大有振聾發聵的感覺。蒙古模仿宋國的火炮與火槍,目的是打勝仗。要是宋人是拿了修腳刀打贏戰爭,蒙古也會去仿制修腳刀。現在伯顏提出的是蒙古軍隊武器體系的問題,甚至不用伯顏大帥繼續講,郝仁自己都能想出各種問題。

譬如要不要騎兵譬如要不要騎射如果蒙古也走火器路線,那么蒙古的軍隊組織就要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問題在何處忽必烈倒是顯得有些迷惑。

我等缺乏硫磺,缺乏硝石,也缺鐵。我們打探的結果,宋國這些年是從倭國琉球還有東邊的很多盛產硫磺的島上獲取硫磺。他們自己大量漚硝,產鐵甚多。宋國火器強悍,是因為他們一早就這么安排的。大元若是只想模仿幾件火器,然後與宋國爭鋒,那一定比不過。想比過宋國大,大元就得模仿宋國火器建軍的路子。

伯顏基本被認為是少言寡語的類型。此時長篇大論,卻將事情說得更加透徹。只是此事牽扯太深太廣,包括忽必烈在內的所有人都一言不發。

打破沉默的是侍衛長王東陸,這位老侍衛快步走進金殿,將一封書信交給忽必烈。忽必烈打開一看,神色更加陰沉起來。眾人也不敢問,卻聽忽必烈開口說道:趙嘉仁稱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