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包圍網(十六)(2 / 2)

革宋 緋紅之月 2157 字 2020-12-31

之後的幾天里,被俘的蒙古上等、中等王爺裝在囚車里游街示眾,那幫下等王爺被捆的結結實實,脖子上套著繩索在囚車後串成一排,在基輔街頭游街示眾。基輔的百姓和前來參戰的民兵們在街道兩邊觀看,瞅著那些蒙古大人物如此狼狽的模樣,街道兩邊的人群都會歡聲雷動。這讓鐵鷹更加不安起來。

元國這做法是在把蒙古貴人的體面在腳底下無情踐踏,可怕,實在是太可怕了!便是當年郝仁解決窩闊台汗國與察合台汗國,也沒有這般盛氣凌人。

之後郝康大排宴宴,招待前來勤王的民兵。廣闊的基輔到處都是酒席,郝康還傳下命令,此次前來勤王的,在出站前登記造冊的,都會免去一年稅收。沒有趕上出兵的,都可以領到錢。這樣的處置更是讓基輔成了歡樂的海洋。

高興的不僅有前來勤王的人馬,基輔的商家也在接下來的幾天里面樂開了花。領到錢的的人們在基輔一頓購物,鄉下人進城,看什么都新鮮,許多商家一天得補好多貨物。真是睡覺都能笑醒。

等各路人馬帶著收獲離開,就進入了西歷七月中旬,先是來了電報,沒多久,郝仁大王帶領著親衛隊從華沙趕回了基輔。郝康本以為自己立下如此大功,老爹上來就會稱贊他一番。沒想到老爹臉上根本沒有笑模樣,先是靜靜聽完了郝康熱情洋溢的講述,隨即進城後召集群臣一個一個談話。把郝康完全排除在外。

而原本看著興奮的元國朝廷重臣們也紛紛的恢復了以前的冷靜干練模樣,等會全部談結束之後,郝仁把郝康叫到面前,平靜的問道:「你下令讓地方官員向前來勤王的人們提供食物和糧草,對吧?」

郝康一愣,想了一陣之後才確定自己真下過這個命令,他答道:「是。」

郝仁依舊平靜的說道:「那你就去把這個賬給我查清。」

郝康覺得事情不對頭,連忙問道:「父王,出了什么事情?」

「到底出了什么事情,我其實也不很清楚。所以我讓你現在就去把事情查清楚,看看這個執行的如何。能不能和賬目對上。」郝仁的聲音依舊平靜淡定。

看著郝康最後很是謹慎的離開,郝仁終於忍不住露出了很負面的表情。別人也許覺得這個包圍網十分凶狠,郝仁倒是不怎么在乎。以他對欽察汗國的了解,這個國家與元國根本無法相提並論。根本不用搞什么大動員,只要有目的的征集些人馬,配合元國正規軍就能解決欽察汗國的軍隊。

現在事情搞得這么大,很多事情都弄亂了。只要一看到現在財政支出,就讓郝仁非常不開心。這真有點崽賣爺田心不疼的意思。正在不爽的時候,財政部尚書前來求見。一見到郝仁,財政部尚書就說道:「大王,我回去想了,覺得不如暫緩明年減稅?」

聽到這話,郝仁登時就怒了,他非常不高興的說道:「那些百姓前來勤王,本就該給他們獎賞。咱們又不是靠那點稅收來營運國家。咱們的財政靠的是每個農場每年都要完成糧食統購統銷的生產量,咱們靠糧食來發行錢。減稅不是問題。」

財政部尚書登時不敢吭聲了。郝仁說的沒錯,元國朝廷的錢是紙幣,雖然也有印刷成本,但是發行貨幣的權力在朝廷手里,真的缺錢,直接印鈔票就行。按照從大宋學來的制度,貨幣是等價交換物。民間產出越大,鈔票就可以發行的越多,鈔票越多,通過財政稅收等手段,國家可以使用的錢就越多。所以減稅並不影響錢的多寡,現在鐵器和馬匹生產都在元國朝廷手中,如果百姓手里有錢,還是要用錢從元國朝廷這邊買鐵器、馬匹。左邊兜里出去的錢,轉手就進了右邊兜里。

看著財政部尚書的表情,郝仁心中生出懷疑的怒氣。郝仁之所以郝康去查賬,不是因為那些登記造冊後花出去的錢,那點錢花了就花了,看著數量大,其實還真讓郝仁放在眼里。郝仁不能忍的是郝康不明白官員們的險惡,隨口下達了一些命令。以郝仁的經驗,有太多的官員在里頭動了手腳。

雖然這些人看著是在為國忙活,實際上到底有幾分為國,幾分是在往自家劃拉東西,很值得追究一下。

但是也不能讓財政部尚書干站在這里不干事,郝仁命道:「今年咱們就要准備遷都到華沙,你去把預算做出來!」

郝康哪里有他爹的那么多經歷,離開老爹面前的時候,他心中不快、不安、不甘等情緒混在一起,這些情緒綜合起來,匯聚成了委屈。自己立下如此功勞,老爹好歹也贊揚兩句好吧。在郝康小時候,辛辛苦苦背會一篇文章,哪怕是過程中被老爹責罵責罰,完成之後好歹還能聽到一句『做得好,再接再厲』。打敗欽察汗國這么大的功勞,怎么連一個『好』字的評價都沒有呢。

悶悶不樂的回到自己的宅子,郝康剛坐下,就有人前來,正是當時跟著郝康的財政部一個侍郎何坤。何坤先給郝康見禮,接著笑道:「太子,大王已經回來,有沒有說遷都的事情?」

「沒有。」郝康心里不快,語氣也不怎么客氣。

何坤一愣,「那大王接下來要如何?難道是對欽察汗國動手?」

「不知道!」郝康更加不快。但是他此時發現也沒有別的人可以聊天,就直接問何坤,「我當時讓各地給勤王百姓提供沿途糧草,這事可都有收據?」

何坤臉色瞬間就變了,以至於郝康都感覺出來事情貌似有些不對頭。等了片刻,何坤試探著說道:「太子,大王命你處理此事么?」

「嗯。」郝康應道,「看你這意思,難道沿途都沒有收據簽字么?」

「呵呵……」何坤忍不住笑了起來,聲音里面有忍不住的同情。

郝康沒經驗,卻不傻。聽到這里,他已經覺得事情不對頭了。在大宋的時候,便是領套校服,都得簽字。要是校服不合身,要更換,那手續更加復雜。以至於學校里面有到底是學校下令定做校服,還是讓學生買布之後,根據要求讓他們自己去找裁縫做校服的爭論。

但是歸根結底,每件事都得有自己的手續、流程、以及記錄。如果是官員們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一種隱隱的不安在郝康心中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