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和平誠意(十二)(2 / 2)

革宋 緋紅之月 2072 字 2022-08-09

趙嘉仁立刻點頭,兒子不到40歲就能明白這點,真令他老懷大慰。

趙謙並沒有因為自己終於和老爹看法相同而高興,他帶著力不從心的懊惱說道:「可這並不好操作。」

「所以就不要輕易操作,只是敲打關鍵點就好。」趙嘉仁講述起自己的看法,「咱們舉個例子,郝仁建立元國的時候看著極為蓬勃興旺,但是用十年為單位來看元國,你看到了什么?」

「嗯……郝仁死了。元國內亂。」趙謙覺得思路開闊了不少。

「對。如果你用二十年為單位來看元國,你看到了什么?」

「他們走了回頭路?」

「元國本就是一群敵視大宋甚至是敵視華夏認賊作父的人組成的,就如箱崗和萬萬。」

「那是什么地方?」趙謙很是不解。

趙嘉仁發現自己忍不住又說禿嚕嘴了,隨著大宋越來越進步,他自己好像也越來越接近21世紀的新中國。很多時候用詞就開始混淆。不過這不是問題,趙嘉仁已經夠老,根本不用在乎造成別人的混亂。倚老賣老對於老頭子來說感覺很好。

「那些元國人覺得自己能有今日,靠的就是他們敵視大宋敵視華夏。實際上也是如此。所以那幫親大宋的就到了澳門……哦,到了大馬士革。別在意,其實我原本是想咱們要是有機會拿下東地中海,就要給當地著名城市改名。名字我都想好了。」

「哦……」趙謙似懂非懂的應了一聲。

「當下願意漢化的都在郝康那邊,在東地中海。另外呢,你千萬不要用超過二十年的時間段看問題。因為超過二十年,新一代就起來了。老的元國人還記得他們來自大宋北部,這里是他們的故土,雖然反宋,卻還承認這里是故鄉。新的元國人在元國出生長大,元國所在地方才是他們的故鄉。他們只是知道從道理上講,大宋北方是他們的故鄉,卻也只是知道。等再過二十年,更新一代的元國人就會與這個認知徹底割裂。所謂同鄉,對他們沒意義。」

趙謙想起自己回杭州的感覺,到了已經作為旅游景點的後樂園去了一趟,對他來說已經是巨大的刺激。那么多陌生人在少年時代的家中進進出出,趙謙立刻覺得自己少年時代的家只存留在記憶里啦。但是趙謙很快就驅散了思鄉愁緒,果斷說道:「我不會同意羅義仁的建議。」

趙嘉仁搖搖頭,「羅義仁是個人才,他未必適合做丞相,卻非常適合做大學士。唉……,真讓人遺憾。我是很想大用他的。」

「反倒學社如何?」趙謙提出了建議。

「學社……羅義仁這廝還是勞苦命,不讓他有現實的差事,他只怕是做不好。若非是扶桑洲太遠,讓他做個節度使其實是極好的。等節度使歷練之後,他或許就能做丞相了。」

「扶桑洲……」趙謙也覺得那地方太遠了,扶桑洲和東地中海不一樣,除了遠,當地都是些部落。把羅義仁放到那種地方,不僅對羅義仁不尊重,更是人才的巨大浪費。然後趙謙突然想起件事,「官家,趙亮他們回來了,運回來幾萬噸的扶桑洲瀝青。那瀝青比起咱們大宋產的瀝青可是好的太多太多。幾萬噸的扶桑洲瀝青全被松江府一家買下了。」

「哼!」趙嘉仁不想說太多。世界就是這么奇妙,華夏地質穩定,哪怕是冰河時代,冰蓋也只是到了貝加爾湖一線。扶桑洲在冰河時代冰蓋都到了墨西哥北部了。但是穩定的地質導致中國的瀝青也超級穩定,反倒不適合做油毛氈之類的東西。高級瀝青粉都是從北美進口的。現在總算是開發了一項大宗商品,這對大宋未來開發扶桑洲也是個很好的切入點。

趙謙卻錯誤理解了老爹的意思,他連忙說道:「我要不要告訴商務部,得分給其他地方一些?」

「你告訴趙亮他們,和海事局聯絡,組建更大規模的船隊。幾萬噸不夠多,幾十萬噸也不夠多。」

「哪里有這么大的需要量?」趙謙驚了,「官家,油毛氈和瀝青是做屋頂防水,還有填堵各種縫隙用。運來百萬噸就足夠給大宋的房屋用了。」

「用來鋪瀝青路面。」趙嘉仁答道。

「鋪路?」趙謙懵了。老爹這想法很像是以前的皇帝為了彰顯國家富裕,在樹上掛絲綢。

「你可知趙亮他們是怎么收集瀝青的么?」趙嘉仁問道。

「據說瀝青直接從海邊的石縫里面往外流淌,趙亮他們在那邊修了池子,把池子里的瀝青裝到桶里,運到船上。」

「對啊。船隊規模越大,平均成本越低。而且瀝青還有許多用處,比較不粘稠的中友可以塗抹在枕木上防腐。只要規模夠大,成本就低。再說你都沒見到瀝青道路,怎么知道混合了碎石的瀝青路面就比碎石路面貴?如果把維修成本計算進去,很多看著昂貴的東西反倒便宜。」

「……我這就去。」趙謙決定試試看。松江府那邊收購了幾萬噸,想來還不至於立刻用光。趙謙很想看看碎石瀝青路面到底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