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大勢所趨(1 / 2)

受新媒體沖擊,傳統報業普遍面臨讀者流失、廣告下滑、盈利降低、渠道衰減等挑戰。包括《紐約時報》在內的不少傳統媒體進行了經營模式轉型,但仍未擺脫同質化競爭的漩渦。

金融危機,使本來就不景氣的報紙行雪上加霜。

美國芝加哥的論壇報業集團旗下經營《洛杉磯時報》《芝加哥論壇報》《巴爾的摩太陽報》等美國重要媒體的論壇報業集團,芝加哥報業集團太陽時報傳媒集團、明尼阿波利斯明星報公司、新聞紀事報公司和費城報業公司五家美國報業巨頭都已舉步維艱,甚至已經走到了破產的邊緣。

似乎美國資深新聞教育家菲利普邁耶預言,報紙將在2o43年的某一日早晨壽終正寢,正在慢慢變成現實。

安迪知道喬恩米查姆的理由非常充分,也知道紙媒的成本是個虧損的很大原因,尤其是像《新聞周刊》這種有著豐富內容,頁數很多的周刊類紙媒,所需要花費的成本要比普通的報紙高的高。

眾所周知,一份報紙的面世,需要層層環節,記者采寫、相關主管審稿、編輯做版、校對檢查、主編簽版、印刷、行……每個環節所花費的人力、物力,都構成了報紙的生產成本。

更何況在全世界都有辦事處,行量再次恢復到五百萬份的《新聞周刊》,起成本可想而知。

看來,需要再次進行動刀改革了!

面對紙媒漸漸大勢已去的滄桑,哀其不幸也好,怒其不爭也罷,坐著等死決不是明智之選。

說實話,安迪收購紙媒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話語權和影響力,依照他越來越厚的身家,就算是養著旗下這些報社也絲毫沒有問題。

但是事情不是這么算的,安迪先是個商人,賺錢才是要的,其次才能考慮別的。

要說報紙改革,安迪旗下的《紐約觀察者報》就獲得了非常大的成功,當然,它的體量畢竟無法和《新聞周刊》相比,改革起來要簡單的許多。

現在的《觀察者》更個性化和趨向奢華化的私人訂制,雖然提高了價格,服務的群體更加小眾化,但是也更加專業化,不僅沒有因此而降低銷量,反而開拓出了新的銷售渠道,比如

會所、休閑中心、個人收藏信息資料等。

《新聞周刊》自然無法這樣進行改革,畢竟全世界五百萬份的銷量,雖然有時會剩下很多,但是這個體量是話語權和影響力的根本。

要不然,《新聞周刊》的報道,四星李家的人也不會那么重視。

「老板,這是下一期,北美版和歐洲版的封面和主要內容……」喬恩米查姆也是被安迪有些陰沉的臉色和那一雙銳利的目光盯得有些冒冷汗,把手中的文件夾遞給了大boss。

隨著安迪的越的成功,他身上的氣場日盛,幾乎已經沒有人會去先關注他的年紀了,更沒有人因為他的年輕而敢輕視他。

雖然知道報社虧損不能怪喬恩,但是作為為數不多的讓自己虧錢的產業,哪怕只有一百多萬,但是也不可能給他什么好臉色看。

接過文件夾,安迪隨手打開,翻看起來,北美的內容主要還是圍繞著大選和經濟危機進行的深入報道,畢竟這兩件事是時下美國人最關心的事情。

倒是歐洲版,看到封面內容,剛到驚愕的同時,也有點戳他的眼睛,臉皮非常不自然的扯動了幾下,一大群羊駝跑過……

「法國美女司法部長未婚懷孕,拒透露孩子爸爸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