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全民公敵(1 / 2)

說實話,包括始作俑者安迪都沒有想到,自己的一把火,會燒成現在這種程度,同樣沒想到後果這么嚴重的還包括了魯伯特默多克。

竊聽事件早在06年底就已陸續曝出,不過在新聞集團的公關下,事情並沒有引起太大的bo瀾。然而這一次,安迪史密斯點燃的火苗,猶如燎原之火,各種各樣關於新聞集團的黑料被曝了出來。

此時的人們發現,除了英倫王公貴族,社會名流。政壇要員,謀殺案受害者甚至2005年倫敦「7.7」爆炸案罹難者的家屬,911遇難家屬等都成為了此報紙的竊聽對象,此事件終於引發了公眾的憤怒。每個人都意識到有可能成為受害者,這也讓英美兩國民眾共同發出了「媒體良心今何在」的拷問!

然而,隨著事件愈演愈烈,默多克本人和他帝國的諸多媒體旗手們面對竊聽丑聞時的態度,更是讓人們感到了憤怒。

買消息丑聞的小報太陽報幾乎不見丑聞跡象,而一些嚴肅媒體則沒有回避丑聞,不過他們在報道時多對自家老板默多克持同情態度,華爾街日報更是指責批評者在竊聽事件上采取「雙重標准」。

雖然泰晤士報在其網站上如同其他媒體一樣滾動報道竊聽丑聞的最新進展。不過,泰晤士報報道側重將默多克描述為一個受攻擊的弱者……

華爾街日報則是幾乎成為了辟謠工具,聲稱國際新聞公司涉嫌賄賂英國警方的說法最初來自一家競爭對手的報紙,「在未經證實的前提下迅速被眾多媒體放大」。

並且接過了發言人的職能,重申,新聞集團「尚未發現任何跡象顯示」這家企業的英國分部與其美國分部「所經歷事件、所受指控、所采取行動存在任何關聯和相似性」。

然而,這些並不能阻止華盛頓,到倫敦的民眾怒火,越來越多的美國議員對竊聽事件表達關注,敦促聯邦調查局調查「911」遇難者通話記錄是否遭到竊聽。一些民間團體直接提議,就新聞集團旗下報紙竊聽事件在國會舉行聽證會。

當然,和默多克集團對立的媒體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借機爆發的機會,全面跟蹤竊聽丑聞所有細節及進展。說實話,在輿論導向方面,安迪真的沒有用太多的資源,就達到了讓默多克全民皆敵的地步。

其實,這也非常好理解,多年來,龐大的新聞集團在一次次並購事件、改換支持黨派的風bo中樹敵眾多。此次全民討伐,美英政界不約而同的同時施壓,似乎意味著默多克和新聞集團大勢已去,世界傳媒將進入群雄逐鹿的「後默多克時代」,沒有人不想在未來分一杯羹。

英國衛報,每日電訊報,獨li報,每日郵報以及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等都在網站及報紙的重要位置持續挖掘竊聽丑聞。獨li報對警察泄密等丑聞的挖掘,使得新聞集團越來越被動,每日郵報曾經是世界新聞報和太陽報最直接的對手,竊聽丑聞爆發後,每日郵報直接用「默多克審判日」這樣的標題來打擊對手……

傳奇媒體大亨默多克栽了。

從高處摔落,一敗塗地。

華盛頓郵報直接聲稱,假如默多克旗下的「竊聽」事件,被證明是其授意或其知情,那么,默多克不僅要失去他打拼一輩子的新聞集團,而且還可能會坐牢。

默多克的此次的失敗,除了源於對自己堅守的文化的叛逆,更重要的還是他的傲慢。

作為一個世界矚目的商業巨子,他與國家最高層政治人物的熱絡關系,使他成為可怕的政治人物。英國政客們對他既愛又怕,歷任首相都將其奉為座上客,不止一次的在私下調侃奧觀海,更是聲稱對方根本不是黑人……以往成功帶來的種種,都養成了他傲慢,強勢,固執的屬性。

然而,他似乎從來沒有想過,新聞集團在英國的壟斷地位,在美國的強勢,已經破壞了英美社會維護民生和信息自由的基礎。

物極必反,英國獨li報的發難或許帶有安迪的私心,但是其他同行報社的響應,發難,背後就是對未來難以想像的輿論壟斷的先期預防。而現在英美高層政治人物紛紛以避瘟神一眼的不願與其為伍,也說明了這些人更加不願成為默多克政治資源池中的一枚棋子。

此時的英國,已經有了一種很高的呼聲,認為默多克對英國政治和公共生活影響力過大,呼吁修訂媒體所有權法規,拆分新聞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