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五章 取士之路(1 / 2)

對於李承乾的不識相,老頭子有些火大,桌子一拍,眼睛一瞪:「朕說沒有就是沒有,莫要多言!」

「父皇,您先別急著拒絕嘛,咱們打個商量如何?」李承乾知道,只要沒讓自己『滾出去』,就說明老頭子並沒有真的生氣,所以繼續說道:「只要您借兒臣五個人,三年之後,兒臣還您五十,您看如何?」

李二冷笑一聲:「少給朕來這套,你的那個子弟學校朕知道,要說培養個匠人出來朕信,官員嘛……哼哼!」

在官員的選擇問題上,李二與李承乾截然不同的理念,按現代話來說就是李二重文,而李承乾重理。

李二認為官員者要明經懂禮,要大而全,最好是上能縛九天蒼龍,下能入五洋捉鱉。

李承乾認為官員要專一,農業、工業、商業都要有專人負責管理,而且管理者還要知道懂得各個行業的門門道道,能夠指導其如何生產。

如此以來父子倆就有了矛盾,李二嫌李承乾的方法有過多的官員冗余,李承乾嫌老頭子的官員不懂民生,胡亂指揮。

父子兩個為了各自的觀點爭論了不下十余次,卻總是說服不了對方。

現在李二再一次舊事重提,李承乾卻難得的沒了爭論的心思,只是略一猶豫:「父皇,您把人借給兒臣,兒臣在學校開兩個官員的培訓班,按父皇您的意思培養人才如何?」

「不如何,寒門學子你就是培養出來,沒人舉薦也是無用,世家子弟就算呢培養出來朕也不想用。」李二搖搖頭,否定了李承乾的提議。

「為什么要有人舉薦?」李承乾有些愕然,愣了一會兒才搞明白老頭子說的是什么,不由笑著說道:「父皇搞錯了,子弟學校是為石碳司培養人才的地方,所以從學校畢業的學生都是直接進入水泥廠等石碳司下屬企業,不用人舉薦。」

「而且他們在水泥廠、礦山這些地方表現優異,可以直接調到石炭司,或者調到都水監,當然將作監也可以。」

剛開始的時候,李二被李承乾說的有些迷惑,可越到後來眼睛越亮,最後搞的跟一對小燈炮一樣,若有所悟的緩緩說道:「國有企業!企業是國有的,人員人自然也是國有,那么只要是國家機構他們就都可以來回的調動,那么……,小子,你當初當真是打的好算盤,竟然連朕都被你蒙蔽過去了。」

李二說到後來興致逐漸高昂,雖然嘴上著李承乾蒙蔽他,但卻沒有一絲不快。

李承乾的國有企業在李二看來,就是一條新的取才之路,而且完全不受世家把控,甚至可以起到鍛煉人材的作用。

朝庭科舉制度的確可以在全國范圍選拔人材,但每年一次的科考能夠錄取的人材極其有限,對於地域遼闊的大唐來說完全就是杯水車薪,起不到多大作用。

而如果一年開兩次科考,又會引起世家、士族的強烈不滿,會認為這樣會耽誤子弟的前程而極力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