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四章 吐谷渾的覆滅(二)(2 / 2)

事後曾經有人問過段瓚,當時他是什么心情,或者說當時他心里想的是什么。

小段只留下四個字:你大爺的!

總之當時情況的確是千鈞一,守城十三天,八千軍卒或死或傷,可戰之兵不足五百,單靠一些老百姓,想要守住城頭不失,完全就是痴人說夢。

不過段瓚的信號最後還是沒有出去,因為他的命令剛剛出去,就已經看到在涼州城的西南方,吐谷渾數萬大軍的背後揚起了漫天煙塵。而正在動進攻的吐谷渾人也開始一點點陷入混亂,像沒頭蒼蠅一樣四下亂竄。

老段同志到底還是沒有眼睜睜的看著兒子與涼州共存亡,在最後關頭忍不住安排自己的軍隊從後面爆了伏允的菊。

震天的喊殺聲中,戰馬蹄聲轟鳴,原本作為騎兵的吐谷渾士兵因為需要攻城的關系,全部都是步戰,坐騎什么的早就被放到一邊,現在面對紅著眼睛殺意盎然的大唐騎兵,哪里還有什么反抗的能力,逃跑成了他們唯一的選擇。

馬背上的民族,下了馬之後和草雞沒什么區別,他們從來就不知道步戰應該如何應付騎兵,被左驍衛追上後面像攆兔子一樣追殺的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最後還是伏允出面調動本陣軍馬迎上了左驍衛,抑制住了左驍衛的攻勢,這才有機會讓伏順有機會收攏那些跑的滿山遍野,鴨子一樣的部下。

涼州之圍在左驍衛出現的瞬間便已經解除,裝備精良的十六衛雖然只有兩萬余戰兵,但如果加上輔軍的話,算算怎么也有五萬余人。

而且五萬人可是以逸待勞的在後面休整了整整半個月時間,不管是氣勢還是精力,都不是那幾萬吐谷渾的喪家之犬能比的。

段瓚無力的靠在城頭之上,看著下面老頭子的將旗迎風招展,心里說不出是什么滋味。

劫後余生的喜悅?不,事後他回憶起這段經過的時候坦然承認,當時他的腦中是一片空白,沒什么喜悅,也沒有什么悲哀,有的只是一種解脫。

涼州城東牆,他在上面整整待了一十三天,現在終於可以下去了。

而涼州城里也沒有什么歡呼,沒有什么激動,有的只是哭聲一片,家家搭靈台,戶戶掛靈幡才是城里當時的真實寫照。

涼州城,算上各縣逃難過來的百姓,人數足有三、四萬,但這一戰過後,直接銳減了大概五分之一,這還不算一些因傷殘疾的。

從城頭下來的段瓚整個人都是麻木的,看著那些哭泣的百姓,他不知道應該怎么去勸慰,十三天時間,他親自送走的左驍衛兄弟就不下數百,一次次的痛苦已經讓他忘記了一些。

在他的心中現在只有一個念頭,府衙看看自己那些受傷的兄弟,去告訴他們:老子要去給你們報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