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六章 明哲保身(2 / 2)

「雖然他們不會一次性將手里的土地全都拿出來,但是未來的三、五年內卻一定會將手里的土地全部置換出去。這樣一來我們這些手握大量土地的人就會成為出頭鳥,到時候你敢保證你小子不會惦記上我們手里的地?」

李孝恭一口氣將所有的話說完,最後雙眼盯在李承乾的臉上:「怎么樣,你覺得我說的有錯沒有?」

「沒錯,一點沒錯。不過有一點王叔您說錯了,並不是小侄惦記你們手里的地,而是我大唐正在高展,以往是向土地要錢,現在卻改了,土地並不能滿足我們日益增長的需求,大量囤積土地在將來只會吃更大的虧。」

李承乾含糊其詞的忽悠著,在弄清楚了勛貴們的真實想法後,他的心算是放進了肚子里,現在所差的就是把李孝恭他們給忽悠『瘸』。

其實這件事說白了還是屁股決定腦袋的問題,李承乾以太子的身份在考慮一些問題,在他看來土地置換只是一種非常時期的非常手段。

但是在下面的人看,事情卻並不是那么簡單,姑且不論土地置換政策的好與壞,僅上位者的一個看法其實就會讓他們焦頭爛額。

這就像我們後世的企業一樣,領導出台了一項新制度,你作為下屬要不要擁護?或許有可能這制制度與自己並沒有什么直接的關系,但是誰能保證間接關系也不生?

如果因為自己的行為引起領導的不滿,在將來很可能會影響到自己的仕途吧?

這些勛貴的想法其實與後世現代企業中那些中層干部或者員工是一樣的,他們現在擁有的一切都是老李給的,他們恐懼的自然就是自己的行為會引起老李的不滿,所以才會有了主動能與土地置換的行為。

想通了這些,李承乾為自己的敏感暗暗搖頭,同時也對勛貴們這種謹小慎微而感到嘆息,所謂伴君如伴虎大體上指的就是這個情況吧。

但盡管如此,李承乾卻並沒有忘記自己的立場,同情勛貴是一回事,計劃的執行又是另一回事。

現在的李承乾早已經不是當初的那個宅男,思考問題的出點也有了很大不同,在勛貴們考慮自己的將來,考慮家族的將來時,他需要考慮的卻是大唐的未來,民族的未來。

所以在李孝恭第三次嘗試呼喚他的時候,李承乾抬手打斷了他,嘆了口氣說道:「王叔,請恕小侄要食言了,你們的事情我必須和父皇說清楚。聽我說完……,這和承諾無關,而且關系到大家的切身利益,所以就算是食言而肥,小侄也是要做的。小侄寧可現在讓叔伯們罵上幾句,也不想將來讓叔伯們戳我的脊梁骨。」

數次打斷李孝恭的言之後,李承乾總算是把自己態度徹底表達清楚,同時也讓李孝恭陷入了再深的迷惑之中,最後只能無奈嘆了口氣:「李高明啊李高明,你就坑你叔吧!從那一千兩銀子開始,叔就知道你小子不是個好東西,現在果然應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