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二百一十八章 世家庄園農業強(2 / 2)

劉裕正色道:「之前是我們疏忽了這點,要種地紡布,是需要技術和管理的,我原以為兄弟們很多在投軍之前是在家務農的,不象我這樣的完全不知農事,分了地後能管好,沒想到地多了以後,也同樣是管不過來。」

劉穆之笑道:「是的,就象讓世家子弟們從軍,你不能指望他們在軍中練個幾個月就能跟北府兄弟們一樣沖鋒陷陣。尺有所長,寸有所短,你得承認,在經營,管理這些事情上,在吳地經營了近百年庄園的世家子弟,比你的京八兄弟要優秀得多。」

劉裕沉聲道:「他們的問題不是沒這個能力,而是有這個能力,卻不用來忠心為國,對國家的糧稅是應付了事,用各種手段減免,留下來多的糧食布匹全成了他們的私產,最後國家有戰事,又回到了要求著他們出力的時候。」

劉穆之澹然道:「稅率就是這樣,沒有辦法,你不能說對世家高門,家里地多的多收稅,對普通小民少收稅。他們能存下更多的糧食,說白了是因為他們在庄園里的管理水平更高,手下的庄客佃戶們在農事上的技術更熟練,尤其是對於灌既,種子,農具這些生產條件上,有更多的優勢。」

「同樣是一畝地,如果是只分到五六十畝地的自耕農,可能最多出產二石左右的糧食,可是在吳地的庄園中,他們可以產出三石五斗甚至四石,同樣三十稅一,他們世家庄園就能迅速地積累起大量的財富。」

劉裕的眉頭一皺:「能差這么多?近一倍的產量?」

劉穆之點了點頭:「這還是建立在差不多地區的土地上,土地的肥力相當,如果是不同的地區,那就差更遠了,江州,江北這些地方,產出跟高度開發的吳地,產量差出三四倍,都是可能的。」

劉裕咬了咬牙:「怪不得當時我們要以爵分地,大量給京八兄弟分封各地,這些世家高門的反對沒這么強烈,意思一下就接受了,原來是心里有底啊。那現在又變成他們私人的糧儲要高過國家,又變成我們要辦大事需要反過來求他們,這可如何是好?」

劉穆之平靜地說道:「長遠來看,需要等庠序里培養的京八兄弟們的子弟,在這些地方學會了如何經營和管理庄園,此後能以國家或者是皇庄的名義,設農官,農場主,專門讓有管理能力的人來打理這些地方,避免世家的私人管理,換言之,你得慢慢地把能種地產出的地方,收歸國有,而不是私有,再派專門的人才管理,如此,才可長治久安,完成屯田大計。」

劉裕的心中一動,說道:「等這樣的人才培訓出來,恐怕要十年以上,那短期內有什么好辦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