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二百三十二章 雖遠必誅為百姓(2 / 2)

劉裕沉聲道:「我一直認為並且堅信,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而不是一個皇帝,或者是幾百個世家貴族的天下,我們建立國家的首要目標,是為了保護百姓,不僅是保護他們的生命安全,更是要給他們提供一個安居樂業,有希望,有發展機會的環境,人世間雖然有很多不平等的地方,但這不應該永遠存在,所謂的富貴高低,應該是由自己後天的努力去爭取,而不應該由出身就決定。

「即使是皇帝或者是統治者,也有錯的時如果是為了維護皇權,就可以殘害百候,那這樣的皇帝就不配再繼續呆在皇位之上,而作為我們的國家,要保護每一個大晉的子民,如果一個人也保護不了,那又何以保護千千萬萬的人呢?

「我去年北伐南燕的時候,所有人都說我劉裕是好大喜功,為了自己的功名而擅自開戰。但他們也不想想,我如果真的貪圖功名,何必去

打擁兵數十萬,鐵騎所向無敵的南燕呢?我去滅西蜀,平廣州,甚至奪取後秦的中原地區,收復洛陽,不都比招惹南燕更有把握,更容易嗎?明明有捷徑不去走卻要選一條最艱難的路,是為什么?

陶淵明有些半信半疑地看著劉裕:「莫非你還真的是為了那兩千多給搪掠的淮北百姓,要奪回他們?

「當然,而且不僅是要奪回那劉裕朗聲道:些被搪掠的百姓,更是要為數千被南燕入侵時殺害的我軍將士與官吏,還有平民百姓討回公道。也許在身居高位的某些人眼里,在一些世家大族眼里,他們都是如蜷蟻一樣無關緊要的存在,甚至在你陶淵明這個大詩人的眼里,也不在乎他們的生死,只當他們是無足輕重的塵埃一樣,但在我劉裕眼中他們都是活生生的人,是我們大晉作為國家,我們這些人作為文官武將,必須要保護的人。

「漢朝的陳湯尚知,明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現在我們大晉雖然國力不如漢朝,但身為掌國家,執天下大權的人,必須也要有這樣的意識,如果我們自己連子民百姓都不珍惜,不去保護,那我們有何臉面,有何理由去接受他們的稅賦,我們吃的糧食,穿的衣服是他們給的,衣食父母如果都不在平,那還能在平誰呢?

陶淵明長嘆一聲:「我相信,這是你劉裕的真實想法,在你面前,我不得不說,我有時候會感覺到自卑,我嘴上是天下蒼生,百姓福祉,但在我這里,要我犧牲自己的性命,家人,去保護那些陌生的百姓,我自問是做不到的,沖著這點,我必須要佩服你,但是,即使如此,我仍然不會改變我的觀點那就是你越是這樣想,對國家,對百姓的危害越大!害死那些淮北軍民的,不止是南燕,你的責任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