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赴日(1 / 2)

有句諺語:想吃雞蛋沒必要養一只雞。在經濟學上也有這樣類似的說法:造船不如買船、買船不如租船。

然而,如果你身體迫切需要雞蛋的營養,而雞的主人卻囤積居奇不肯賣蛋時如何應對?抑或你要做蛋糕、萬事俱備只缺雞蛋,而蛋的價格無法承受之時又當怎樣?這樣的極端例子在生活中罕見,但在國民經濟領域卻大有可能。

陳文強在發展自己熟悉的化工產業,卻痛感到國家積弱、落後的制約,以及發展產業的艱辛。因為從頭到尾,產業的環節都幾乎是國內空白,除了自力更生,就是要進口,日後便難免受制於人。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生產鹽酸的設備很快會運到,組裝、調試,再培訓工人,投料生產,這些固然要花不少時間,但卻不是很大的困難了。可生產出鹽酸用什么裝呢,偌大的中國,竟然連耐酸的壇子都生產不了,實在令人痛惜。

這就象一個生產飲料的工廠,不僅要生產飲料,瓶子、瓶蓋、密封件等等,全都要自己生產。那加起來就至少要三四個工廠或車間,甚至會更加延伸。比如制造瓶子要先造出玻璃吧?

想要甩脫外國商家企業的制約,陳文強便只能逐漸地盡量包攬,以目前的措施還就得先進口一些並不是什么高新技術的產品,比如耐酸的壇子。而這也只是暫時的,一旦合格的鹽酸生產出來,與日本廠家形成競爭,連壇壇罐罐恐怕也要卡你的脖子了。

海上風很大,波濤起伏,海浪奔涌而至,拍打著船舷,化作飛花碎玉,噴吐出無數轉瞬即逝的奇異景象。

不管如此艱辛,依然要破浪前進。重生到這個時空還不到一年,取得的成績在普通人看來已經是不可思議了。雖然還處在創業的初始階段,但現實的條件擺在那兒,操之過急也是於事無補。

激情不在於爆發,而在於持久啊!要想挺立潮頭,或是在歷史大潮中搏擊出頭,牢固的基礎是關鍵。

甲板另一側,幾個學生模樣的青年正在縱論古今,說話聲越來越大,似乎在辯論什么。這已經是脫離了朝廷的管制,話題激進也在所難免。什么「革命」、「推翻專制」等字眼不斷飄來,進入陳文強的耳朵。

這就是時代的話題,國難深重之時,睜開眼睛的國人在苦苦尋找著自立強國的辦法,或是葯方。而日本,離中國最近,似乎是最近便的取經之地。

沒錯,這就是甲午戰敗後國人的主流思想,也是掀起赴日留**的原因之一。到日本留學似乎是「事半功倍」的事情,除了路近費省、語言接近之外,那些有點艱澀甚至危險如河豚般的西學,日本人已經幫我們試吃並拔毒了。

所以,與大量半吊子留學人才一起從日本「事半功倍」進口的,還有大量的被日本「山寨化」了的半吊子西方理論。盡管在滿清朝廷最初的制度設計中,日本只是學習西方而需要的一塊便捷的墊腳石,但實際上,很少有人再願意或有能力踩著這塊墊腳石去直接接觸西方文化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