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義軍(1 / 2)

.

<dv ss="k"></dv><dv ss="d250f"><sr>ds_d_x();</sr></dv>

<dv ss="k2"></dv><dv ss="d250r"><sr>ds_d2_x();</sr></dv>小說軟件已經開發完畢,請大家訪問..網站底部就可下載安裝安卓以及蘋果的

感謝阿林2013,墳墓才是zzd家,永燦,取名難1985,思飛28,滅掉小日本,frj,變翼惡魔的馬甲等書友的打賞支持,祝朋友們心想事成,萬事如意。

******************************************************************

如果說在二十世紀,惠州起義打響了中國革命的第一槍,使國人開始了解革命、同情革命的話,那萬寧起義則是一場精心策劃、組織的更有影響和意義的大事件。

首先,萬寧起義是圖有文,更真實,更有鼓舞作用;其次,起義響亮而明確地提出了復興會的宗旨和口號,這與會黨造反暴動的性質又是截然不同,能極大地提振革命者的信心。

而革命黨是一個統稱,雖然在推翻滿清上理念一致,但在思想、策略、行為上卻有著很大分歧。孰優孰劣,靠嘴巴是不用的,只有行動上的成功和業績,才是實打實的證明。是潛力股、績優股,自然有人追捧買入;是垃圾股,自然少人問津。

不管萬寧起義在組織上是不是還沒有脫離舊式會黨起義的弱,但在宣傳上卻明顯地反映了革命思想的影響,這就已經達到了復興會起初的目的。

但對於身在瓊州的陳文強來說,如果能借著這次起義獲取更多的利益,又何樂而不為呢?

就目前而言,在瓊州,也只有崖縣是切實掌握在隱藏著的復興會手中,移民也多是安置於此。要動員來更多的移民,就要有更大的地盤,而且必須是比較安全穩定的地方。畢竟,窮困是窮困,可誰也不想住在動亂之地。

萬寧一下。陳文強便命令徐春山率部向東南揮師,攻打陵水;他則督促著鄭鴻名向瓊海進軍,一來攻城掠地、擴大影響,二來也是拓展活動空間。做好迎擊從瓊崖(海口)南下的清軍的准備。

徐春山所部只有一百多人,且槍械不全,攻打陵水顯然很困難。但這只是表面上看到的,實際上吳祿貞已經率領著三百多人開出了基地,將與徐春山所部會合。打著義軍的旗號攻打陵水和保亭。這樣做有兩個目的,一是將復興會的控制區域從崖縣大幅擴展,第二則是以實戰來鍛煉隊伍,增加士兵的實戰經驗。

同時,崖縣的商團武裝也開始武裝動員,打著保境安民的旗號,卻准備適時支援作戰,或者從義軍手中「奪回失地」。

顯然,鄭鴻名正是意氣風發之時,根本不知道陳文強暗藏禍心。雖然有些部下抱怨陳文中和執法隊過於嚴苛。使他們少了肆意妄為的機會,但繳獲的槍枝卻很慷慨地拔付給他大半;論功行賞時,從府庫中拿出的錢糧也令他感到滿意。再有縣城中百姓不僅未受騷擾,還分得了一些錢糧,對他的稱贊恭維,也讓他的虛榮心得到了很大滿足。

一千多人,近三百條槍,再有地方上三會兄弟的響應,在鄭鴻名看來,已經是很強大的武裝力量。輕取萬寧。幾乎全殲巡防營一哨清軍,這樣的戰績更令鄭鴻名覺得清軍不過爾爾,正當趁熱打鐵、建功立業。

事態的發展,似乎也正與鄭鴻名所料相差不遠。向瓊海進發這一路。沿途村鎮幾乎沒有遇到什么抵抗,部隊便已經距離瓊海縣城不遠了。

「清軍已經被嚇破了膽,瓊海縣城不戰而下,好象也不是不可能啊!」鄭鴻名騎在馬上,得意洋洋地對陳文強說道。

「鄭將軍武勇之名,想必已為清軍知曉。哪還敢輕易浪戰?」陳文強吹捧著,希望鄭鴻名的頭腦更加發熱,「或許都躲到縣城里,想借著城壕來頑抗呢!」

「城牆也擋不住咱們。」鄭鴻名信心十足地一揮手,「咱們不是准備了梯,又有悍不畏死的弟兄,拿下瓊海不是問題。」

對此,陳文強表示贊同。一是瓊海縣的清軍不多,二是有當地三會在暗中策應。如果出擊夠迅速,攻擊夠猛烈的話,義軍縱橫瓊南也是能夠做到的。要是把復興會的人馬和商團都發動的話,瓊崖兵備道的幾個巡防營也不會是對手。但現在光復全瓊顯然不是時候,所有明的、暗的力量全部曝光,更是短視之舉。

陳文強騎馬登上了一個小土丘,看著在大路上行進的隊伍。衣服還是雜亂的,可標志已經有了,那就是脖子上系著紅巾。按照某些自動腦補人士的說法,幾百年前明太祖朱元璋一統紅巾軍,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現在義軍也要「手持鋼刀九十九,殺盡胡兒方罷手」。

但陳文強心目中的軍隊應該是頭戴鋼盔、軍裝整齊、士氣如虹、槍炮齊全的浩盪之師,與眼前的部隊相差甚遠,與紅巾軍更無法相比。雖然攻下萬寧後,鄭鴻名能夠招集到更多的人馬,可陳文強定下的嚴苛條件使義軍並沒有擴充太多。

人多勢眾已經不適合近現代化的戰爭,卻平白增添了後勤的壓力,以及維護軍紀的難度。亂七八糟的人員被稱為兵多將廣那是古代戰爭,是評書中的誇張。

在小土丘下走過的義軍很少有敢向陳文強張望的,偶爾一瞥也馬上低頭趕路。在萬寧,陳文強可謂是殺得人頭滾滾。王緒祺等貪官污吏,參與劫掠的巡防營清兵,違反紀律的義軍官兵,趁火打劫的地痞流氓,都無一例外被當眾處決。這已經不僅僅是立威,而是清肅整頓了。

鄭鴻名對此不是沒有意見,但他被陳文強說服了。通過這一番鐵腕整頓,義軍各股繁雜的局面有了很大改變,各家頭領被架空,手下被分散,部隊編成三個營,分由鄭鴻名、李家俊、黃家清率領。這樣一來,是削平了各個山頭,使軍隊能夠號令統一,從表面上看對鄭鴻名也是有利的。但實質上,除了李家俊的人馬。陳文強對鄭鴻名和黃家清這兩家部隊並不十分看好。道理很簡單,李家俊已經是復興會的人,部隊也被復興會派出的人所掌控,值得信賴。

照著現在這個樣子打下去。即便再拿下幾個縣城,恐怕也不可能鍛煉出什么技戰術優良的士兵。陳文強已經看出了這一,因為這與正規軍隊的作戰方式相差太多。而且,對手也實在不爭氣。

正常的戰爭應該是炮火紛飛、硝煙彌漫,應該是塹壕、工事齊全。應該是散兵線進攻、側翼迂回、吶喊沖鋒等等。陳文強不擅長軍事,但這並不妨礙他根據自己的見識作出判斷。

也就是說,義軍再獲得幾次勝利,也改變不了他們不是真正的軍人的事實。訓練、實戰,軍官、指揮,火炮、機槍……這支隊伍離真正的軍隊還差得遠呢!象這樣的隊伍,即使有個十萬八萬,恐怕也不是北洋軍一個鎮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