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起事推後,初識黎元洪(2 / 2)

也正是因為湖北新軍沒有舊軍習氣,思想開放,才更容易為革命黨人所爭取。種瓜得豆,張之洞肯定萬萬沒有想到,他為了鞏固朝廷的統治而編練的新軍,後來反倒成了清王朝的掘墓人。

而陳文強從接辦漢陽鐵廠,再到接手粵漢鐵路,最後將新建的鐵路巡警道衙門設在距離武昌二十多公里的江夏現武漢江夏區,他可是一直在觀察著、思索著武昌起義這樣一次突發事件,緣何能夠在中國腹心吹響滅亡滿清的號角

不僅是觀察、琢磨,還有接觸和研究;不僅針對事情,還有各種各樣的人。比如現在陳文強面前的這個胖子,緣何能夠被革命黨看中,硬拉出來推舉為都督

「總督大人對電話十分欣賞,亦認為在駐軍各營地間建立起電話通信,既快捷又方便,於指揮、調動及維護治安極為有利。所以,總督大人派下官來與陳大人商洽。」黎胖子客客氣氣地陳述著,對陳文強若有所思的審視感到奇怪,「另外,總督大人希望陳大人能考慮接手湖北槍炮廠,有何困難和要求,自可向大人陳請。」

長途電話的有效范圍方面所取得的實質性進展始自1899年。美國物理學家邁克爾普平在一定距離的電話線上安裝線圈來提高聲音的清晰度,並獲得成功。西門子哈爾斯克則是歐洲第一家使用普平線的公司。

而1891年出現的旋轉撥號盤式自動電話機,可以發出直流撥號脈沖,控制自動交換機動作,選擇被叫用戶,自動完成交換功能。從而把電話通信推向一個新階段。

陳文強為了巴結張之洞這棵大樹,不僅為武漢的督署等衙門安裝電燈並用蒸汽發動機供電,還在武漢設了個小交換局,在各衙門之間架設了電話線,最遠的一條則是巡警道衙門與督署這二十多公里。

沒想到張之洞竟然很喜歡這「千里傳音」的洋玩藝兒。但要看出其中對軍事指揮、軍隊調動的便利,恐怕是出於專業軍事人員的考慮,比如這位黎元洪,黎大胖子。

「鋪線布話。除了資金以外,倒也沒什么困難。」陳文強停頓了一下,笑道:「總督大人估計是不會掏錢了,黎大人又屈尊紆貴,文強便再充一次大方好了。至於湖北槍炮廠」

黎元洪露出了笑容。畢竟第一個目的達到了,至於第二個,那是張之洞的意思,成與不成,如何條件,他只要回去轉達一下就可以了。

湖北槍炮廠自1896年開工生產,逐年擴大,先後建起炮架、炮彈、槍彈、熔銅、罐子鋼、鋼葯等廠,主要是鑄造德國1888式委員會步槍,即有名的漢陽造。並能仿制克虜伯山炮,生產子彈、炮彈等。

張之洞一直想使湖北槍炮廠成為國內最大的兵工廠,並使朝廷下旨通令各省采購湖北兵工廠槍械,而不應向外洋采購,並依期付款。顯然,他盯上了全國三十六鎮軍隊所需武器這塊大肥肉,同時也為了甩脫湖北槍炮廠這個大負擔。

要知道,湖北槍炮廠雖號稱「規模宏肆」,但每年耗資甚巨,且銷售情況很差。張之洞曾奏請朝廷。在江漢、宜昌兩關洋稅銀下加撥十五萬兩,但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他一再奏請朝廷,「一省之財力。斷不能供大局急需」,「軍餉所用似不能專責湖北獨籌」,但其結果仍由湖北一省負擔。地方經費不敷需求,只得向民眾勸捐和舉借外債。

即便如此,槍炮廠歷年積欠華、洋商號物料價銀八萬多兩,鋼葯廠欠銀三萬多兩。而清政府財力日益枯竭。無法提供資金,以致湖北槍炮廠逐漸停辦炮廠、炮架、炮彈、鑄彈、銅殼五廠。

更讓張之洞感到麻煩的是朝廷派出官員在考察了四川機器局、廣東制造軍械廠、江南制造局、湖北槍炮廠、德州北洋機器局這五個兵工廠後,對湖北槍炮廠給出了很不好的評價。

「鄂廠規模宏肆,與滬廠相酹,以言槍彈工作,實還不如。由舂殼至成彈,只有六成。廢棄既多,成本昂貴。而尤以葯為最劣,速率不六百,漲力恆在3,000以外,有逾4,000者。該工師在廠已及十年,而成績如此,豈不可嘆近來因經費絀減,又擬造新槍,日產快槍三十枝。工作品質上,十枝中有四五枝不能通過精密檢查,線牌之角槽,槍管外徑,皆有偏曲之弊。槍管鋼料均系購自外洋,而所附鋼罐廠成立多年,不能自煉」

從專業角度看,對湖北槍炮廠的批評,以及諸多缺陷的指出,是很中肯客觀的。就以仿造的槍枝漢陽造為例,雖然進行了改進,去除了槍管的套筒,以上護木取代,刺刀庭改在前護箍下方,但槍管的工藝依然使其不能發射尖頭彈硬塞入易炸膛, 且刺刀的產量與步槍產量不成比例,雖購有刺刀,日產五十把的機器,卻仍需向外采購。制造的火炮也是小型號,以過山炮老式迫擊炮為主,甚至炮坯亦要從外洋采購。

張之洞雖有心振興湖北槍炮廠,無奈不懂科學,而漢陽鐵廠的起死回生,再加上陳文強的洋務嫻熟,卻讓他看到了希望。

面對陳文強的沉吟,黎元洪等了一會兒,委婉地說道:「總督大人有言:歷年積欠可在漢口淮鹽厘金、宜昌川鹽厘金、湖北米谷厘金中抽取,不用陳大人償還。其他的條件呢,也可商量。」

陳文強搖了搖頭,似笑非笑地說道:「老黎呀,你是不明白其中的關鍵。歷年積欠不過是小數目,即便是我來還也無所謂。可這工廠的諸項改造,卻是耗資巨大。據我所知,工廠總辦給總督大人上了條陳,列明了改造所需資金,至少需要五六百萬兩。你說,我拿什么來接手槍炮廠」

「這么多」黎元洪吃了一驚,轉而有些赧顏地笑了笑,「這個,兄弟確實不知。」

「總督大人之前還曾與德國高林洋行商洽過借款之事。」陳文強輕撫著額頭,慨嘆道:「借洋債不是那么容易啊總督大人想把這差事交給我,實在是令我為難。」

「呵呵,這些事情我還是與總督大人細談好了。」陳文強苦笑一聲,看了看表,站起身,邀請道:「都到午飯時間了,黎兄若不嫌棄,就在兄弟這里吃頓便飯。黎兄的大名,兄弟可是十分仰慕的。」

「陳大人客氣了。」黎元洪起身笑著回應,「些許微名,哪里敢與陳大人相提並論。大人盛請款待,兄弟哪敢推卻。」

「黎兄不也是如此客氣。」陳文強笑著伸手相請,說道:「請。今日卻無山珍海味,還望黎兄多多海涵哪」

「陳大人先請。」黎元洪的胖臉上帶著人畜無害的笑容,伸手相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