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先下手為強,互動(2 / 2)

「按照現在革命軍的規模,按照現在每天的花費情況,如果不算外援的話,我們的財政只能再支撐一個月。」革命軍副總指揮趙聲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當然,總部正在全力籌措,再加一個月是可以保證的。但我們不能完全依靠外援。還要立足自身,想方設法,排除困難。」

「我得承認,之前對革命是滿腔熱忱。但確實沒有想到革命會是如此復雜、高深的工作。」趙聲苦笑了一下,說道上:「照現在的情形發展下去,不用敵人來打,只要圍上幾個月,這軍隊也要餓垮了。」

「古之兵法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確實是金科玉律,與思想的堅定與否無關。再革命的軍隊也不能空著肚子打仗嘛」趙聲把目光轉向總參謀長葛智初,輕輕點了點頭,算是結束了自己的發言。

「趙總指揮已經說得很清楚了,要把目光放長遠,解決糧餉問題,至少也要解決半數左右,再加上總部的支援,才能夠長期堅持下去。」葛智初拿出一份電報抄紙,向著眾人晃了晃。說道:「清廷正在調兵遣將,要撲滅我們。既要擊退敵人的反撲,又要籌糧措餉,形勢嚴峻啊而要想兩件任務都完成,我們就必須主動出擊,不能等在這里空耗糧餉,等著敵人完成包圍封鎖的布置。作戰計劃已經制定完畢,並經總部批准,各部要立即展開行動,爭取在一兩個月內徹底粉碎敵人的圍攻。然後才能抓緊時間、集中精力來完成第二項工作」

面對革命軍的節節勝利,清廷十分驚恐,派劉春霖幫辦雲南邊防事務,湖廣出動新軍一協。雲南出動綏靖新軍三營、炮兵一營和巡防隊十營,廣東派遣新軍一標及巡防營八個營前往圍剿。清廷又命兩江總督端方、湖廣總督張之洞接濟餉械,四川、貴州亦有諭旨派來軍隊協助。再加上廣西拼湊集結的地方部隊,清軍總兵力有三萬之多。

「集中整訓的時間是沒有了,三分練、七分戰,除了抓緊一切空閑時間提高戰士的技能外。就是要在實戰中鍛煉。」葛智初繼續進行著布置,「集中兵力,先弱後強,個個擊破。參謀部決定,首先打擊滇省清軍,使川、黔遠道而來的敵人陷入孤立。然後,回師擊破兩廣清軍」

從兵力數量上來看,龍支隊再加上本部出動的人馬,與滇省清軍相差仿佛,但在裝備和士氣上,除了湖廣新軍,革命軍已經有信心戰勝數量相當的清兵。而滇省綏靖新軍雖有新軍之名,卻沒有新軍之實。況且,參謀部制定的計劃也不是硬攻硬打,而是有較完整的計謀。

「龍支隊編成兩部,一部為誘敵前鋒,兵力為一千五百人,即刻出發,佯攻個舊、蒙自,能取則取,若城池堅固,則掃盪周邊,制造聲勢;另一部晚一日出發,或支援,或接應;本部人馬兩千余人,則再遲一日出發」

能戰則戰,若敵勢大則後撤相誘,或埋伏,或夾擊,或合兵反攻。敵人若不中計,只是倚堅城而待後援,革命軍便沿元江西進,繞過堅城再北上,攻石屏、窺玉溪,威脅昆明。

總之,革命軍盡量不攻堅,而是想方設法地調動清軍,爭取在野外予以殲滅。為了策應滇省的軍事行動,王支隊、陸支隊和本部留守的人馬,將進行佯動牽制,使清軍難以判斷革命軍的主要動向。

兵貴神速,軍事會議一結束,各部便開始整裝行動。秋j親率前鋒再回滇南,向個舊、蒙自進軍,後面則是兩支人馬接應、掩護,滇南戰役徐徐拉開了帷幕。

互動,這個新名詞是陳文強發明並首先使用的。但一直以來,大家並沒有什么切身的認識。如果說互動只是競爭,只是互挖牆角、爭出風頭的話,那還有什么積極的意義呢

但就在湘、鄂、滇、黔、桂、粵等省清軍紛紛調動,向革命軍的光復區開來的時候,互動終於產生了,就在廣東省的潮、惠州。

許雪秋,早年居新加坡,習武,任俠好客,有「小孟嘗」之稱。一九零二年結識黃乃裳,受黃影響,傾向於反清革命。後來,許雪秋邀黃乃裳等回國,與潮梅會黨頭子何子淵等人集眾密議起事。眾人舉許為革命軍司令,准備借承築潮汕鐵路之機,廣招工人,發動起義。事泄,許雪秋只身赴潮州府自辯,因與道台舊識,獲釋。旋重返南洋籌款,伺機再舉。

一九零六年十一月,北辰至新加坡籌款,策劃起義,許雪秋由此結識北辰並加入同盟會,述其早年發動潮州起義之經過,及其在各地之潛勢力。北辰深為嘉許,即委任之為中華國民軍東軍都督,授命在粵東相機舉事。

許雪秋領命之後,帶著兩名助手積極運作,聯系會黨首領余既成、陳涌波、何子淵、蕭惠長等人,做組織發動工作。又自籌款項,購長槍百條、短槍兩百支、子彈若干,由同盟會顧問日本人萱野長知雇日輪偷運至汕尾,由會黨接應藏匿。

無私革命,既出錢,又有人脈,真是干將啊北辰大喜,又派萱野長知往日本購置軍火,並將籌措之兩萬六千經費交給許雪秋,囑其趁著廣東清軍虛弱,加緊起事。

誰也不會想到,許雪秋在一九零四年便經徐壯師介紹發展,加入了復興會。他的兩名助手更是從瓊州派來的軍事人才。在積極謀劃、無私捐獻、勇敢行動的背後,最終卻是為了復興會的大局,為了革命軍的利益。

一九零七年一月六日,許雪秋聯絡已畢,發動了黃岡起義。這次起義堪稱一次完美的策劃,起義的攻擊目標是潮州府城。黃岡、浮山埠及揭陽方面的會黨共同發動,兵分三路,此外各交通要道均有兄弟埋伏,連揭陽炮台都考慮在內了。

正所謂一呼百應,千余名會黨兄弟聚於黃岡三里之外的亂墳崗上,每人身上掛一條白布,上印鷹球徽號,齊聲宣誓完畢後,許雪秋並宣布軍法十九條,然後兵分四路,殺向黃岡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