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財政困難是關鍵(1 / 2)

.

思路是不同的,並不能絕對地說誰對誰錯,而革命軍也確實具有與目前的清軍進行決戰的力量,且有戰而勝之的可能。.

如果真的按這個設想發展的話,革命軍不僅在滇南、桂西占穩了腳跟,而且能趁大勝之威、乘敵人虛弱而掀起又一場攻城掠地的。

而陳文強的想法是盡快地使革命軍能「就地因糧」,大幅減少對外界支援的依賴。至於已經占據的地盤,比如滇南,陳文強認為並一定要御敵於外地死守。

「現在的關鍵是物資補給,就算法人妥協,使咱們能保證運輸的通道,但本黨的財政也難以支持太多的部隊。」陳文強說到的這個問題才是核心,讓你運,可沒錢了運什么

「我記得當初的戰略是盡量不攻堅、不死守,現在為什么又要把已經占領的地盤看得那么重呢」陳文強繼續說道:「把部隊集中在滇南,太耗費錢糧了。而滇西、滇西南等廣大地區,清軍守衛虛弱,為什么不大力拓展呢分出去三千人馬,滇西、滇西南還養不起他們嗎」

「我們都知道,財政壓力是很大的,特別是對文強來說,付出的更是無法計數。」吳祿貞斟酌著字眼,緩緩說道:「但沒有一成不變的戰略,隨著形勢的變化作出調整也是比較正常的。當然,文強的擔心也是有道理的,只不過是處於不同的角度,考慮的問題和困難有些差異。」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我倒是很理解文強的苦衷。」萬福華撓著頭,有些苦惱地說道:「大家都看到最近的財務報表了。如果照現在這樣與清軍對峙下去,糧食物資便要持續不斷。顯然,即便不考慮法國人的立場,也是很困難的。而且,這還沒將部隊的不斷擴充計算在內。」

「敵人不動,估計是在等援兵,或者在等更厲害的武器。」陳文強說道:「據最新的情報顯示。清廷正在采購馬克沁重機槍,且量很大。所以,我覺得就這么與敵人對峙,寄希望於敵人露出破綻而獲大勝。有些被動。」

盡管日俄戰爭已經向世人充分展現了機槍戰的酷烈,但那畢竟是一場發生在「遙遠而神秘的東方」的戰爭。對於大多數歐洲人來說,真正讓他們體會到機槍戰的威力,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並真正成為了戰場的主流。

而現在的士兵受到的訓練還是以步槍和刺刀來進行攻擊。攻擊一方的士兵發起沖鋒。越過雙方戰壕間的中間地帶,抵達敵方戰壕,在近身戰斗中消滅敵人。

如果追根溯源,中國機槍裝備得少,卻跟李鴻章有很大關系,李認為機槍太浪費子彈不適合中國國情,所以,後來中國兵工廠仿制成功重機槍都很少生產。歷史上到了辛亥革命爆發時,清廷所編練的新軍中也只有北洋軍有機槍營這個編制,南方新軍則不僅仍然缺乏重裝備。連裝備制式都不統一。

而現在,或者是日俄戰爭的觸動,也或者是革命軍使用機槍的震動,清廷比歷史上提前了兩年,開始大量采購重機槍。

那么,1888年金陵制造局就已經開始仿造馬克沁重機槍,可清廷為什么還要從外國采購呢這就要說到晚清在軍事技術方面的追逐,以及軍工產業的發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