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游說(1 / 2)

庶族無名 王不過霸 1654 字 2021-01-13

槐里,距離長安不過六十里,駐扎於此的,便是李傕堂弟李應,當李儒帶著太史慈和典韋趕到槐里時,李應剛剛與郭汜斗過一場,顯然,郭汜也知道長安失陷的消息,想要趁勢將槐里和鄠縣這兩支人馬吞掉。

「將軍有令,先生不得帶軍隊入營。」攔住李儒等人的將士皺眉看了看李儒身後的並州軍道。

「勞煩將軍在此等候。」李儒看向太史慈,給他使了個眼色。

「喏!」太史慈會意,點點頭,自帶兵馬退開城門范圍。

李儒自帶典韋入城去見李應。

見到李應時,李應有些疲憊,長安失守,兄長生死不知,這個情況下郭汜又接連跑來攻城,後方糧草已斷,這讓李應對未來有些茫然。

「先生,許久不見,怎就投了那陳默?」看到李儒,李應有些不快,當先質問道。

「將軍雖為李傕從弟,但將軍真的以為李傕是成事之主?」李儒不慌不忙的按了按典韋的手臂,示意其莫要沖動,跪坐下來,看著李應道:「自去歲反攻長安以來,這關中成了何等模樣,我想不必儒說,將軍也該知曉,再這般下去,莫說掃清寰宇,重定中原,以軍中將士如今這般樣子,恐怕不用太久,便會無糧可用,無財可安軍心,將軍也非不明理之人,亦是忠義之士,莫非真的要跟那李傕一直走下去,直至滅族?」

「文優,此言太過了!」李應皺眉喝道。

「不論何人占據關中,以李郭二人之罪,夷滅三族絕不為過,屆時將軍安有幸理?」李儒反問道。

李應雖是李傕堂弟,但為人卻比較重義,他昔日曾在趙溫麾下為吏,去歲李傕意圖殺害趙溫時,便是李應多次勸阻,方才保全了趙溫性命,也算是福報吧,昨日趙溫來見陳默時,提及此事,希望陳默在有可能的情況下,保李應一命,當時李儒等人尚未出城,陳默親自去找了一趟李儒,將此事交代了一遍。

當然,前提是李應願意跟李傕撇清關系,畢竟陳默要掌控朝堂,其他人都可赦免,但李傕、郭汜二人的罪行卻是很難赦免的,不但是給天子出氣,同時也是給關中士人一個出氣口。

「先生為何便覺得,我兄長一定會敗?」李應有些煩躁道。

「長安已失,李傕糧草已無根基,久之軍心必散,此其一也;其二,李傕麾下之兵,如今加上將軍和李桓之兵,也不過三萬有余,城也只有槐里、鄠縣兩座,夾在長安與郭汜之間,腹背受敵,安有幸理?其三,李傕橫行關中日久,怨聲載道,如今失勢,還會有何人幫他?」李儒認真的看著李應道:「若李傕投了郭汜,兩人或許會因為我主暫時擯棄前嫌,然將軍以為,郭汜是否還會如往日一般與李傕相互信任?若是相互猜忌,又如何與長陵侯相抗?」

「我若能說服兄長……」李應看著李儒。

「將軍恐怕很難說服李傕,就算可以,但這西涼諸將之中,任何人都可以赦免,但唯獨李傕、郭汜難以赦免,在下此來,是為保將軍性命,為李家留下血脈,否則,日後當李傕兵敗被擒之日,三族之禍,將軍又何以幸免?」李儒沉聲道:「此乃李家存亡之際,將軍切不可因一時義氣留下李家滅族之禍!」

滅族……

李應聞言沉默了,滅族,這對任何人來說,都絕對是一個難以接受的事情,但如今好似敗局已定,自己又不得不考慮李儒所言,心下有些煩躁道:「先生可否讓我考慮一二。」

「這個不忙,但在下不得不提醒將軍,若再遲疑下去,待李傕來此,將軍就算決定投誠,恐怕也要與李傕兄弟相殘了。」李儒不慌不忙的站起身來,看著李應道:「將軍,我主不願看將軍與兄弟相殘,李傕敗局已定,但不該敗在將軍之手!」

兄弟相殘?李應想到要跟李傕對戰沙場,心中更是痛苦:「此絕非我所願也!」

「所以,將軍還請早做決斷,一旦李傕至此,將軍便只有陪李傕一路走到滅族,或是與之沙場決戰兩條路可選,無論哪一條,都絕非儒之願也!望將軍三思!」李儒沉聲道:「在下告辭。」

「先生且慢。」李應叫住李儒,猶豫片刻後道:「若在下願降,不知陳默會如何待我?」

「李暹與李利兄弟相殘,長安破城之時,李進戰死沙場,李暹也被皇甫嵩帶人射殺,我主可保證,除李傕之外,盡可能保得李家族人不被滅族,將軍回長安之後,再去司空府邸向司空求情,當可逃過一劫。」李儒將長安城的情況說了一遍,李家三代算是絕了,不過李應之子不再長安,倒是免過一劫,這也是李儒先來找李應的原因,李傕三人,是李桓和李維之子,很難勸服鄠縣。

「唉~」李應沉默半晌之後,點頭道:「末將願意歸降長陵侯,卻不知該如何做?」

「將軍只需帶城中兵馬出城,將槐里交給太史慈將軍駐守,將軍率軍隨我回長安便可,至於其他的事情,將軍不必擔心,主公自有安排。」李儒微笑道。

長安一丟,李傕大勢已去,如今李應歸降,接下來李傕就算逃到郭汜那里,也再難有回天之力。

「末將,聽憑安排!」李應長嘆一聲,對著李儒躬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