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為(2 / 2)

興漢室 武陵年少時 1097 字 2021-01-14

趙戩大概明白了王允的意思,囑咐秦誼將奏疏謁北闕呈上。皇帝非常重視這件事情,親自召見了秦誼,然後不置一詞,將奏疏原原本本的轉交給王允。

這個消息很快流了出來,頓時在暗流涌動的朝廷掀起了驚濤駭浪。

三萬精兵死傷慘重,盡皆折損於新豐,朝廷一時再也組織不出一支強大的精兵以對抗涼州諸將。

當初在議論是否赦免涼州諸將時,王允的固執己見在如今看來簡直愚蠢盲目至極,相較之下皇帝當初對李傕等人的謹慎寬大與事後的預言,無不顯示皇帝的先見之明。

新豐一敗,王允的威信一落千丈,根據數百年傳下的官場規矩,他在接到由侍中劉艾奉詔轉交給他的軍情奏章後,很快就明白了皇帝的暗示。

若是就此請辭,他倒還能在皇帝跟前留幾分顏面,但他卻偏像一個賭徒,不到最後決不罷手。盡管有皇帝的暗示,他還是選擇了閉門自守,而不是上表請辭。

就這一點來說,他與當日存有僥幸之心的張喜別無二樣。

王允不置一詞,倒是他的親信、司空淳於嘉卻在積極上書,在朝中揚言如今這個緊要關頭,當不計過尤,讓王允出來主持大局,將功補過。

陷入恐慌的長安更是在散布流言,說王允若是倒下了,滿朝上下難道要靠皇帝一個十二歲的孩子去對抗李傕等人手下的十萬大軍嗎

輿情一時甚囂塵上,皇帝知道這是由於馬日磾、趙謙等人尚未發聲的緣故,而他們保持沉默的原因很大部分在於尚未摸清皇帝的心思。

經過這么多天的了解,馬日磾等人都明白皇帝對王允又恨又愛的復雜感情。如今呂布戰敗而逃,沒了軍隊的支持,又犯下大錯,想徹底整治王允只需要一道詔書即可,在此之中,皇帝的態度就尤為重要。

皇帝若是還想保下王允,借助他殘余的聲勢,暫且聯合早已分裂的朝堂共御外敵,那馬日磾等人上書自然就是另一幅說辭;若是不想保下王允,那便就是默認眾人對王允窮追猛打,非要將其跌落塵埃不可了。

時不待人,從新豐到長安行軍只需兩天,皇帝不能再沉默下去,再加上王允等人還妄想著跟李傕做最後一搏,萬一得勝,便能繼續掌握朝政,東山再起。

這讓皇帝對王允徹底失望,他很快命尚書台下發了一道制詔:罪臣左中郎將邕,雖有阿附董逆之嫌,而無亂政禍民之失。念其竭誠佐命,傳習聖學,特降書減死罪一等,剝奪爵祿,免為庶人,如孝桓故事。

一場雙方博弈、拉鋸旬月,涉及無數人的蔡邕案終於在皇帝與王允各自權勢的此消彼長中,以蔡邕的赦免出獄落下了帷幕。

這道制詔不僅宣告了蔡邕最終的裁決,也等若是公開宣告了王允的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