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2 / 2)

興漢室 武陵年少時 1144 字 2021-01-14

未央宮,西司馬門。

天空湛藍通透,少有幾團白雲緩慢的懸浮著,時不時有幾只鳥展翼掠過,追逐著飛過宮牆,轉眼就不見了蹤跡。

巍峨高聳的門闕下站著千余名羽林、虎賁。

根據新規,羽林中郎將其下共有一個羽林監、三個騎都尉,羽林監領羽林郎、與羽林騎分三班輪流值宿未央宮,其余的一概駐扎城外操練,虎賁也是一樣。每回皇帝預備出宮騎射,都是要先在宮門聚集當日值宿郎衛,然後再出城匯合其余的羽林、虎賁。

他們穿著一模一樣的冠服,佩戴著一樣的武器,有的高大雄壯、有的形貌昳麗、有的威武不凡。這些人大都是從關中、隴右等地應募從軍的良家子弟,弓馬嫻熟,知兵善戰,是優秀的侍從武官、甚至可能是朝廷未來的棟梁。

侯折就是其中的一員,他父親以六郡良家子的出身選入羽林,後來戰死沙場,他作為羽林孤兒養於軍中。如今子承父業,成了皇帝身邊隨從侍候的一名羽林郎。

二十出頭的青年,有過良好的教育和過人的武藝,總是有封狼居胥、為萬戶侯的豪情壯志。侯折也不例外,與一同長大的兄弟王昌相比,他對於立功建勛的野心,甚至比王昌的還要大。

然而他天生是個沉穩忠厚、不善阿諛的人,屬於年輕人的一腔熱血被他深埋在心中。唯有見到身邊同袍激動亢奮的出征、又興高采烈的凱旋時,他的心才會有所觸動。但這種觸動也只是由衷的為他人感到喜悅,並不是陰暗的嫉恨與遺憾的後悔。

他一直在等待著他的機會,可能會在某一時刻出現,也有可能永遠不會來。

不僅是侯折,他只是六千羽林軍、一萬二千南軍、三萬禁軍中所有底層士兵的一個縮影。雖然有許多人像虎賁郎王昌那樣為求晉升之階、選擇貪功邀賞,但更多的都是像侯折這樣默默無聞、安分守己的銳士。

可惜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徐晃那樣的好運氣,被潛規則了之後,還能憑借幾句話獲得皇帝賞識,一朝翻身。天子親自詔拜騎都尉,日後前途無量,與他們這些底層小兵再也不是一個世界的人了。

想到這里,侯折忍不住想起了酒醉不省人事的王昌,當初他若是真的拿下戰功、或是不把事情做絕就好了。

徐晃離宮門老遠便從馬背上翻身下來,牽著馬靠路邊步行,他面無表情的平視著前方。

直到靠近宮門時,徐晃的臉上才出現些許波瀾,他恭恭敬敬的牽馬站在等候著的郎衛跟前,微低著頭,以示對未央宮、以及尚未到來的皇帝,表現他該有的尊敬。

侯折看著徐晃高大筆直的身軀,想起對方得知自己的戰功被奪後,不僅不鬧,反而選擇隱忍的做法;想起對方在皇帝面前不卑不亢的陳說軍略,受到嘉賞的事跡;最後又想起在皇帝對他的評價、同時也是軍中流傳甚廣的一句話:

哪兒有什么軍候這是我未來的上將軍

盡管王昌與他關系匪淺,侯折依然忍不住對徐晃投以歆羨的目光,並為徐晃能有今日而感到高興。良將不被埋沒,只要付出了努力就一定會有所成就,這樣的人、這樣的軍隊才是他學習的榜樣,也是他值得留下效命的地方。

至於是不是良家子、是不是世代虎賁,又有什么要緊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