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1 / 2)

興漢室 武陵年少時 1141 字 2021-01-14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束脩,就是十脡脯,也就是十條肉干。這是自孔子開始就流傳下來的拜師禮,相當於是入學的學費。起初的只是為了表示尊師,畢竟弟子拜師,送上摯禮是應該的,但是禮過重、過輕,都有失中道。所以孔子在對拜師禮的制定上,也表示了中道原則。

十條肉干不是什么太貴重的厚禮,即使一般人家,只要稍作努力,節衣縮食,還是能拿得出這個摯禮的。

只是這種儀式過了幾百年,逐漸失去了本來的用意,弟子拜師無不懷帶重金厚幣,以致攀比成風,貧寒之家難登名士之門。

是故在太學重建的時候,皇帝甚至還打算全免學費,取消這象征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的形式,直接取消寒士入學的物質門檻,怎料卻遭到眾人的反對,理由是禮不可廢。

皇帝當時一想,也確實是這個道理,毫無付出就讓人平白得了知識,只會讓知識在另一種程度上遭到貶值,人們也不會對白給的東西太過珍惜。此外,皇帝在太學改制的事上讓眾人妥協得太多,也不想在這種細枝末節的事上太過違背眾意。

雖然依舊要收取束脩,但皇帝還是留了個心眼,拿出顏回、子路用束脩拜師孔子的典故,效仿古制。豪奢之家可以獻羔雁、寒微之家可以獻肉脯,而且為了照顧貧寒的學子,並不限制肉的種類、重量和質量,只要不是人肉就行。

盡管如此,束脩依然隔絕了一大批人進學的機會,要知道在這亂世中,糧食都極為精貴,何況是肉有些人家舍不得、甚至是拿不出束脩,也有些人家為了改變家境,忍痛用粟麥跟獵戶、屠戶交易肉脯,甚至親自下河捉魚來供給子弟讀書。

比如說賈逵,他從不離身的包袱里,裝著的就是十條自己親自捕捉、曬干了的魚肉。

賈逵對座中的太學祭酒楊懿、仆射潘勖,以及分坐兩旁的明經博士韓融、繆斐;治劇博士常洽、趙彥等人依次行了跪拜禮。眾人也依次還禮,其中治劇博士常洽從桌案上拿起一支彤管筆,由佐吏交給賈逵。

這支彤管筆一直是尚書所用,皇帝將此作為老師對弟子的還禮,無疑是寄托了很大的期望。

賈逵極為珍重的收下彤管筆,與張既等人行禮退下了。

祭酒楊懿忽然對趙彥笑道:「治劇科看來也有不少俊才啊,今日上午應有數十人投剌了吧」

趙彥眉頭微揚,一時沒有答話。他是琅邪人,本是朝中議郎,只因有一次向皇帝上疏陳言時策,因此為皇帝看中,被拔舉為治劇博士。

當博士可不是件輕松的活計,不僅要隨時保持自身德行,也要注重學識修養,不然如何為人師范本以為自己當上博士之後,今後傳道授業,桃李天下,自當成就他琅邪趙氏的聲望。

可沒想到,兼著明經博士的楊懿自帶著弘農楊氏的巨大聲望,再加上明經科有大儒韓融坐鎮,導致大批慕名而來的年輕學子紛紛選擇明經,其余四科猶如閑置。

趙彥所在的治劇科只有寥寥數十人,倒還不是人數最少的。像是經營科,如此長的時間就只錄了一個游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