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2 / 2)

興漢室 武陵年少時 1140 字 2021-01-14

「陛下睿鑒。」荀攸拜倒說道。

這時,賈詡忽然抬聲說道:「朝廷府庫匱虛,時機不利,確實不宜進兵。但臣以為,車騎將軍若只屯河東,一仗不打,反倒會容易影響士氣軍心。而且河東與冀州之間到底隔了一個上黨,恐怕最後難收威懾之效。」

荀攸目光一動,幽幽地看向撫須微笑的賈詡,他沉吟道:「可是要出兵上黨」

這個問題他也想過,只是這件事涉及關隘太多,他自認為不該由自己來說,而是應該讓常與他所見略同的賈詡來說。

「正是如此。」賈詡對荀攸欠了欠身,淡淡一笑說道:「自上黨出壺關,順山徑東下即可抵達魏郡、直逼鄴城。」

他頓了頓,復又看向皇帝:「是故,臣愚見,與其勞師屯駐河東,整日空耗糧草,倒不如現在趁此機會,讓車騎將軍等人東進,盪平上黨賊寇、拿下壺關。這樣襄賁侯回來後赴任並州也有立身之地,同時,此戰也能對冀州敲山震虎,可收威懾之功。」

荀攸看著賈詡,說道:「今年屯田推行得太晚,一時未見成效,而朝廷又府庫不足,轉運困難。雖說這是一郡之戰,但打起來會耗費多少錢糧,實在很難預計。」

賈詡與荀攸相視一眼,良久,方才微微頷首,轉身對皇帝說道:「臣愚見,當初太尉擊潰白波,得河東豪強捐輸糧草、參與部曲,可見河東冠姓皆守德秉行之家、對朝廷無不擁戴。既如此,便可詔使車騎將軍就食河東、上黨兩郡,命當地豪強奉獻錢糧,雖是臨時籌措,但兩萬余人一月之糧應是足夠的。」

果然。

荀攸在心里不由想到,他與賈詡到底是站在了對立面。

這還得從幾個月前說起,當初朝廷達成決議重啟鹽鐵專營。朝命下達後,其余郡縣鹽鐵規模太小,朝廷回收起來倒還容易,唯獨河東困難重重。

河東擁有整個天下最大的鹽池之一,近百年的時間里,當地豪強幾乎都仰賴販鹽之利得以保持興盛。此時朝廷欲收回鹽池,進行專賣,等若是直接要搶他們的飯碗。

為此豪強無不抗拒專營,對貫徹政令的太守王邑想盡各種辦法陽奉陰違、消極抵制。王邑初來乍到,立足未穩,只得在皇帝的默許下,跟他們開出折中妥協的法子,直接命當地豪強出身的士人為鹽官,逐漸安插親信,算是形式上是半官半商。

即便如此,河東士人依然沒有放棄,私下里更是聯絡了一批在朝的河東士人,時不時的上書對專營表示反對。

皇帝對這件也很是惱火,就算他讓王邑用公權強行收回鹽池,最後還是得尋求熟悉制鹽流程的吏員去管理,而這些吏員無不是出身本地,與當地豪強關系盤根錯節,又哪里會支持王邑

除非是像賈詡這樣,找個由頭將其削弱、或是株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