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生民之本(1 / 2)

興漢室 武陵年少時 1106 字 2021-01-14

「國以民為根,民以谷為命,命盡則根拔,根拔則本顛,此最國家之毒憂。」四民月令

長安城外周遭曠野,四面皆為平地,間或起伏些坡度不大的丘陵,唯獨東面隆起塬地,雖都不算太高,卻也連綿成片。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霸陵原。

從宣平門出發,信馬由韁小半個時辰即可到達霸陵原上。

若是冬季來此,觸目所及必是一片肅殺蕭瑟,但此時已是春暖人間,光禿禿的枝干上漸漸生發嫩芽,土地濕潤,候鳥飛還。

皇帝等一行人微服策馬,馳騁原上,在一處坡上方才緩緩馳行。從坡上往下望去,只見阡陌縱橫,溝渠河流蜿蜒其間,大塊大塊的方形農田拼接成一片沃野,這片沃野一直延伸到天邊,仿佛沒有盡頭似得。

這是霸陵附近開墾的民屯,此時正處於春耕,肥沃的土地被人從深處翻了出來,裸露在地面。清風拂面,空氣中似乎帶著泥土和青草的香氣。

「今年的春天來得晚了,也不知會不會耽誤農時。」皇帝身著青色袍服,騎在一匹黃驃馬上,居高臨下的看著地里扶犁趕牛的屯戶。

幾百名由羽林、虎賁等郎官微服組成的護衛四散分布在山坡下,這陣勢猶如豪強高門子弟出行,尋常人見了紛紛自覺退避。

京兆尹崔烈聞言說道:「這些年天時變幻,難尋軌跡,與舊歷屢屢相違,農夫常受此困。幸而憑借溫寒、時節,尚可推測農時,方不至於貽誤耕種。」

「天道深遠,時節變幻,殊為難測,只是苦了下民啊。」皇帝喟然嘆道。

漢末的小冰河期導致天氣無常、時歷不准,不僅使作物減產、難以生長,而且還貽誤了百姓播種收獲的農時。譬如以往二月便是大地回春的時候,如今卻依然是一片寒徹。

「舊歷與天時相違,理應更推步弦、望朔晦,重造新歷,以利萬民。」崔烈雙眼渾濁,帶有白翳,是一個干瘦佝僂的老人,太長的年歲在他的臉頰、眼角留下了深深的刻痕。

他奉承道:「前太史令王立推算日食,貽誤時辰,不堪受命。陛下將其免去,詔命靈台重訂歷法,正是利民之策,無須年歲,便可惠及天下。」

在罷黜王立之後,皇帝將太史令屬下專司日月變化、星歷風氣的靈台獨立出來,設靈台令,秩六百石。與其丞、待詔數人專門負責觀察天文星象,修正歷法、節氣。而太史令從此只負責修史等事,不再干預天時的測算。

更正歷法是一個費時費力的大工程,至少要好幾年才能見到成效。雖然對於長遠的節氣變化規律尚無跡可尋,但對於短期內的天氣如何,承襲家學父業,善於天文、歷算之術的新任靈台令劉琬倒是算得十分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