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斗(2 / 2)

興漢室 武陵年少時 1235 字 2021-01-14

皇帝接著說道:「王邑在河東到底做了些什么事,不僅是我們,其他人也都看得清楚明白。即便不說這些,光是他管束豪強不力,指使河東混亂,這個罪責就逃不掉。我在蒲阪當場嚴斥他,也是理所應當,雖是如此,事後不還是給了他戴罪立功的機會他也該感激知恩了。」

「唯。」賈詡歉然道:「是臣糊塗。」

你若是糊塗,那天下就沒有清醒的了。

皇帝深深的看了賈詡一眼,如是想到。

河東要想成為皇帝未來布施改革良政的試驗田,前提是必須要有一個干干凈凈的河東才好大展拳腳,所以動手清理那些跋扈不法的豪強就成了皇帝與荀攸、賈詡三人謀事的共同目標。

在這個基礎上,荀攸的原則是不想搞得太過,只想局限於以政治斗爭的方式對付范先等人,所以他極力推薦杜畿、楊沛等外來戶去幫助、甚至是半強迫的讓王邑對范先動手,將叛亂扼殺於萌芽。

而賈詡卻想玩一場大的絕戶計,搞大破大立,逼范先zào fǎn,甚至在可控的范圍內牽動上黨、並州、乃至於弘農。

這也是為什么平准監在河東以刺探之名、行逼反之實,而與杜畿、楊沛等人像是各行其事、沒有一個統一的部署的緣故。因為他們各自所代表著不同的一方,荀攸與賈詡也借此在河東博弈了數次,現在看來,還是賈詡略勝一籌。

河東等地既偶然、又必然的發生了叛亂,看似燒起了一場大火,其實皇帝與荀攸等人早為這場大火未雨綢繆、設置了隔離帶與防備措施,這也是賈詡不擔心失控的底氣。

對於他們私底下的斗法,最終還是瞞不過皇帝,雖然皇帝也只是大致察覺了些蛛絲馬跡,但也沒有做出任何反應。畢竟無論是那個結果都對皇帝有利,臣子之間的交手那是臣子們的事,他犯不著親自下場拉偏架,只要事情不偏離預定的軌道就好盡管皇帝的立場是傾向於賈詡一方的,但他仍要照顧荀攸的感情,不能太過露骨,所以對此也是聽之任之。

話雖如此,只是賈詡有意唆使王邑與平准監挑起叛亂這一點,仍讓皇帝心里有些疙瘩。賈詡也知道自己的錯處,故而在一開始說的那些話與其是為王邑,倒不如說是為自己謝罪。

幸而皇帝話里的意思也是既往不咎,這讓賈詡寬慰不少。

棋枰上擺放的黑白棋子雖然不至於掉落,但還是在車駕行駛過程中不住的抖震,皇帝低頭看著在棋盤上逐漸發生位移的棋子,忽然笑著說道:「這回看來是荀君棋差一招。」

「許久未曾手談,倒有些技藝生疏了。」荀攸把手上的棋子隨手丟到棋盒里,兩手規矩的疊放在膝上,淡淡說道:「本不該至於此的。」

賈詡不曾說話,手里把玩著一顆潤澤光滑的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