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名動人心(1 / 2)

興漢室 武陵年少時 1375 字 2021-01-14

「亦以大王為天下之雄主,忠臣烈士,畢集秦庭故也。」東周列國志

皇帝知道,鄭玄已經徹底對他表示歸順了,至於他的年齡問題,眼下到不需要考慮,畢竟他事先已經通過各式各樣的試探與鋪墊。譬如在長安郊外當著崔烈等人的面說學以致用、在河東戰場上對荀攸解說孟子人心齊一,以及最近的格物致知。這些鋪墊已經讓眾人充分認識到皇帝的經學功底,還讓眾人對皇帝解說經書的行為有了心理預期。

既然皇帝有那個能力和才智注釋經書,眾人也沒有攔著的理由,畢竟皇帝才是做這個蛋糕的人,也是決定分蛋糕的人。誰若是不同意,不僅可能會失去獲得蛋糕的資格,更有可能面臨掀桌的風險只要皇帝一直把此事拖著,把這輩人拖死了,豈不是誰也得不到

所以利益共享才是最明智的選擇,他們犯不著當惡人,把做蛋糕的皇帝拒之門外。

有了鄭玄、趙岐這些大儒的鼎力支持,加上楊彪、桓典、荀悅等人在世家、士人中間的名望,這部欽定十三經章句正義尚未開始編撰,便已收獲了無數人的注目。

「如此盛事,青史之上足以大書特書,倒是要恭喜叔父了。」小小的別院之中,敞開的軒窗之下,荀攸笑著對荀悅說道。

「這也是我潁川荀氏之幸事。」荀悅語氣平靜,不矜不喜,很有士人榮寵不驚的風范。他目光深沉的看了荀攸一眼,將手上的筆擱下,隨意的翻動著桌案上的簡牘與縑帛:「可惜的是我這漢紀尚未編完,便又擔負了十三經正義的編修職事,一事未成,一事又起,就怕的是最後兩頭都沒辦好,誤了陛下的托付、失了天下士人之望。」

「事有輕重緩急,叔父不見崔侍中這幾日忙著整理家中經傳注疏,儼然是打算一心放在十三經正義的編修上了。哪里記得自己肩頭還有一個搜求圖書,以編訂皇覽的職事」荀攸忽然瞧了瞧桌上的那幾份尚未整理好的漢紀草稿,感慨道:「文治武功,哪一項不是偉業,陛下要兩者並舉,真是好大的氣魄啊。」

「你莫要拿我與那銅臭相提並論。」荀悅並不覺得好笑,他板著面孔,引用中庸里的一句話答道:「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

話畢,他復又說道:「蔡邕、楊彪等人尚且編著漢記、崔烈正編訂皇覽、還有老夫也在奉詔修訂漢紀以供御覽。更別說秘書監一直以來都在整理圖籍,赴民間搜羅圖書前些月還因河東一事,從各家手中收來了大批典藏。陛下所圖非小,絕不僅是想做中興之主那么簡單,而是想做創業之主。」

「文治武功。」荀攸回想起皇帝不斷推行的新政,以及整頓朝廷百年沉痾積弊的決心,點頭附和道:「如若諸事皆成,歷數漢室二十余位先帝,恐無人能及陛下之功業。」

荀悅古井無波的臉上難得擠出幾分笑意,似乎與有榮焉的說道:「十四歲、十四歲啊放眼古今,有幾人得逢聖主出且說盧公,如若沒有那場病,豈不是」

「叔父。」士人私下里素有來往,盧植當年在赴任九江的路上曾與隱居潁川的荀悅見過幾面,荀攸擔心他傷感,及時打斷道:「人各有命,不能強求。」

荀悅卻是想起,在孝靈皇帝的時候,盧植曾與楊賜、馬日磾、蔡邕等人在東觀校正五經,刊刻於石之後,四方士子雲集雒陽,觀瞻摹寫,來往車駕日以千計,壅塞街巷。

光只是校正六經文字,熹平石經便成了儒生士子讀書研經的范本、標准,而這次十三經正義若是編修完成,又不知會引起何等樣的轟動。

見他發怔,荀攸不敢打擾,只坐在他對面,無事可做似得盯著桌案上的草稿,試圖一個個辨認那倒著的字體。

「近日你應聽聞,朝中有不少人自薦,想參與十三經正義的編修。」良久,荀悅從未來的暢想中回過神來,對荀攸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