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行雨施(2 / 2)

興漢室 武陵年少時 1181 字 2021-01-14

果然,許褚聲音鏗鏘有力的說道:「臣護衛陛下,職責在身,不敢懈怠。」

皇帝面色肅然,點了點頭,抬眼往庭間看去,那伙刻意討好賣弄的宦官、宮人此時在他眼中是何等的滑稽可笑,他對早已收斂笑容的穆順說道:「讓他們都下去吧。」

站在另一側的殿前羽林郎張橫見狀,不免有些後怕,自己剛才其實也有些心動,想著在皇帝面前露個臉,幸而沒有弄巧成拙。想到這里,又不免有些羨慕起許褚來,若是自己也有許褚那么強壯的體魄,皇帝也能一眼就注意到他吧?

「陛下,尚書郎扈瑁來了。」穆順在一名中黃門哪里聽了幾句後,過來復命。

皇帝正喝著熱茶,此時不由奇道:「清涼殿與建禮門腳程不短,這么快就來了?」

穆順躬身道:「是此人聽說下了雨,便想著陛下恐會傳詔,所以一直在那里等著。」

皇帝目光一閃,緩緩放下了茶碗:「此人倒是乖覺。」

這場雨可謂是解了燃眉之急,等到第二天午後,暴雨才慢慢開始收斂。早早准備好的群臣入宮朝賀雨足,商量好等各郡的雨訊到來以後,再以雨足祭告社稷。就這樣過了兩天,關中的天氣接連大變,飽受旱災的百姓們一早便看見天空陰沉沉的飄著小雨,半天不見停歇,到了午後狂風大作,黑雲越堆越濃,終於落下傾江倒海似的大雨。

雨一下就下了三天,三輔百姓無不歡然翹,在白茫茫的雨幕中手舞足蹈,臉上分不清是淚多還是雨多。

三輔臣民皆在歡呼這一場大喜事,而在這個時候,尚書令楊瓚病逝的消息就如同是落在湖面上、萬千朵雨花中的一朵,微不可查、同樣也微不足道。

趁著喜事,皇帝接連下詔,先是批復了遲遲未有處理的楊瓚遺疏,詔使剛從隴西太守任上調入朝中的謁者仆射李參造訪府上,好生寬慰了一番,恩蔭、賻錢皆如舊例,一分不多,一分不少,顯得十分的公式化。而楊氏上下卻盡如遭寬赦,沒有絲毫不滿,更是自謂從容脫身。

楊氏人心安撫住了以後,皇帝也不急著大刀闊斧的行動,而是又下了幾道詔書,尚書郎趙泳為吏部侍郎,成為了吏部尚書傅巽的助手;尚書郎扈瑁轉拜秘書丞,黃門侍郎劉繇遷隴西太守,而最讓人出乎意外的是,身份尷尬的黃門侍郎王昶、王允的侄子,居然被放去雍州做了農曹掾。

而這一應人事調動的前因,卻是由於當夜下雨,這四個恰好值夜待詔的尚書郎、黃門侍郎們與皇帝共賞雨景,直到天明,彼此相談甚歡。於是一到皇帝忙里偷閑,便開始提拔這些新晉。

這熟悉的一幕,讓許多人回想起了當年誅董之後,皇帝第一次參與常朝與王允公然對陣的前一夜,也是同樣在夜里召見了值宿的近侍。

興漢室</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