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螻蟻自投(2 / 2)

興漢室 武陵年少時 1204 字 2021-01-14

只是光有經書還不夠,在這個時代雖然經書所蘊含的『知識』是讓人比積累財富還能輕松跨越階層的存在,但它往往需要十數年的光陰,幾代人的積累培養。

衛覬是個有抱負、有遠望的人,肩頭又背負著興復宗族的沉甸甸的責任,自然不肯選擇這種見效慢、耗時長的道路。所以他將記憶里的家傳典籍默寫得差不多之後,方才選擇走出家門,放棄以往的自持身份、坐等公府征辟的公車上門的矜持,主動選擇門庭依附。

他想著,以他的能力與才智、再加上河東衛氏的聲名,應當不會有什么人會拒絕他。誰知星移斗轉、事移俗易,先是關西士人的領頭人馬日磾、士孫瑞先後黜免;再是弘農楊氏韜光養晦,雖然家中多人身居要職,除了侍中楊琦亦然耿介以外,其余都謹小慎微、不肯出頭;至若黃琬、趙溫等人,既非關西一系,又與他無甚交情,自己更是有過污點的人物,彼等哪里會對自己多看一眼。

就連自己亡弟曾經的妻家,大儒蔡邕,此時也對自己疏遠了關系。畢竟當年彼等幫過自己一次已屬仁至義盡,再幫一次就說不過去了。

衛覬明白當初自己身陷囹圄,馬日磾、蔡邕、裴氏,就連董承都急著搭救他,不是為了什么河東衛氏的名聲、也不是對他高看一眼,純粹是擔心皇帝會借機作,牽連到他們的頭上。如今沒了這樣的顧慮,朝中各方勢力此消彼長,彼等的態度自然會變得冷淡。

所以衛覬思前想後,才最終答應董鳳的相邀,打算走當朝外戚、太尉董承的門路。

「想起來當年河東歸復,我還曾招徠過伯覦與毌丘子興。」董承隨口將家世不顯的毌丘興與衛覬並列,自然引起了衛覬的一陣皺眉,但衛覬此時養性十足,並未作出多余的舉動,只任董承說道:「可惜國家識才,快人一步,先征爾等為黃門侍郎,致使錯過幕府,誠然可嘆吶。」

其實當初衛覬曾對董承的招徠動過心思,只是當時他眼界高,不肯攀附外戚,只是過府敘談了幾次,給足了面子。豈知董承對此好似一直耿耿於懷、遺憾不已,這卻是讓衛覬動容了。

「董公鑒賞,在下感佩於心。」衛覬與對方客套幾句後,董鳳適時的將事情引到正題,拿出了太醫令脂習與太醫院正華佗一同交上的脈案。衛覬熟識醫理,這也是董鳳請他來的由頭,只見他從頭至尾瀏覽一遍後,眼中流露出不少異彩,點頭道:「這脈案雖在湯葯、醫理等處稍顯稚嫩、略有不足,但似有醫家修正,倒也無礙……尤其是其中近半筆墨所談及的防疫之法,譬如隔離、深埋等,大有可為之處,看其上所述,似已著手施行,得到成效?」

董承與董鳳二人對視一眼,俱為滿意,防疫之法是皇帝提出來的,自然要大書特書,迎合帝心。有了衛覬的中肯評價,再加上太醫署與太醫院這些日子在三輔各地奔走救治的功勞苦勞,這份脈案足夠向皇帝交差了。

於是心中一塊巨石落下,董鳳便開始為董承提起另一件事:「衛君不知,太尉職權更易之後,如今董公府中正缺一名屯曹掾,不知足下可有此意?」

「職雖末小,卻總管天下軍屯等務,位置重要。如今正是朝廷用兵之時,還望衛君莫要輕忽。」董承收起了客套的笑容,正襟危坐於其上,倒真有種懾人的威勢。</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