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2 / 2)

興漢室 武陵年少時 1099 字 2021-01-14

皇帝驀地停下腳步,若有所思的看了荀攸一眼,忽然笑道:「張仲景於我而言,有大用!既如此,就再遣公車去征,這回他不會不來。」

荀攸輕輕頷,也不接話。

罷,皇帝又點零地上散落的脈案:「脂習進呈的這些東西,且都原樣回去吧,批答也不給了,董承手下不是有能人么?讓他們想去。」

「起來,臣也沒有料到衛伯覦會入太尉幕府。」荀攸一邊著,一邊伸手接過穆順從地上清點整理好的脈案。他出這句話的時候,故意不將視線隨著皇帝的身形而移動,君王的表情幾乎永遠沉靜不變有時就連語氣都有欺騙性。能讀出對方心思與情緒的,只能通過話語。

「下之大,難道還會無路不成?」皇帝緩緩踱著步子又走了回來,他伸手提起冒著沸騰水汽的茶壺,向荀攸走了過來,一手攏著袖子,一手為荀攸面前的空茶碗內傾倒了一注熱水。

荀攸下意識的想起身接過茶壺,表示不敢弗受。怎奈皇帝先伸手攔了一攔,旋即只見那道熱水沖進了茶碗,碗底的深綠茶葉一簇簇的被水盪起,再次舒展開來。

「衛覬當年為黃門侍郎時,我曾與他相處過一段時日,其人才干是有的,也懂得變通。當初理鹽政,他也提了不少良策,如今王邑在河東施政有術,鹽榷年入巨萬,其中不可無他的一份功勞。」皇帝給荀攸倒完水後,仍提著茶壺站在原處,低頭看著那只黑漆朱紋的茶碗,輕聲道:「河東之亂後,衛氏牽連不,我本以為他從此會一蹶不振,息了仕途之心,沒想到……」

皇帝站在面前,荀攸也不敢安坐,推辭不了皇帝親自倒水斟茶,便伸腿要站起來回話。然而皇帝偏像沒看到一般,自顧自的又轉身走了回去,順道將茶壺擱在炭盆邊上煨著。他沒有給自己倒茶,反而站在自己的桌案邊,彎腰將先前拿在手上的書拾了起來。

這時候皇帝正好就瞧見剛站起來的荀攸了,他訝然的看了荀攸一眼,伸手輕輕壓了一下,示意他不必拘禮。於是荀攸又坐了回去,皇帝接著剛才的話道:「他的眼光一向不錯,不用人支招就明白該拉著誰。在太尉屬下任事也好,屯曹掾雖沒有曾經的黃門侍郎尊貴,但最為實際,也適合他施展才華。只要任事勤懇,把軍屯辦好了,以前的事,誰還會揪住不放呢?」

荀攸心中一動,董承向來輕慢士人,得罪過不少關中豪強高門,其麾下親信大都是豪強末流、鄙陋人之輩。以衛覬的家世,在以往幾乎是不可能看得上董承的,可如今……衛覬闖入董承門下似乎不是無的放矢,背後恐怕關西士人做了把推手,想拉董承下水。想到這里,荀攸下意識的看了眼皇帝,不動聲色的揣摩著對方剛才這番話,那不以為忤、反而盡隨其意的態度讓荀攸才有些緊張的心,又再度平復了下去。

「陛下寬厚,用人唯才,不拘一格,是臣等幸事。」荀攸有些幸災樂禍,有些人恐怕永遠也想不到,皇帝一開始需要扶持的,不代表會一直扶持;而一開始難以割棄的,不代表會一直不會割棄。正如皇帝這回對董承辟衛覬為掾的態度一樣,越是平淡、不放在心上,對董承來就越危險因為皇帝已經開始不將他放在心上了。</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