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赴京(1 / 2)

寒門禍害 余人 1155 字 2021-01-14

蘇杭大運河,南起杭州,北至通州,全長一千多米,世界上最長的運河。

這條工程浩大的運河,源於運送軍隊的軍事需要,後來隋王朝為了加強統治才正式修建這條運河,如今成為大明漕運最重要渠道。

每年從南直隸、浙江、江西、湖廣、河南和山東六省征得漕糧,高峰時達到六百十四萬石,如今約有二百萬石。

漕糧通過這條大運河北上,通過漕運軍運送至京城,滿足京城宮廷、宗人府、武百官和軍隊的需求,亦是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之一。

船隊在進入運河水道後,向北航行。

僅一天一夜便到了「姑蘇城外寒山寺」的蘇州城,過數日又進入了南直隸地界,並經過了「煙花月下揚州」的揚州城。

只是船隊一直都沒有停留,選擇繼續北上。貢船的威勢擺在這里,一路可謂是暢行無阻,而且吃用住宿都極好。

經徐渭的提醒,在船過淮安的時候,林晧然才知道這里便是漕運總兵府和漕運總督府的駐地,亦是數萬漕運兵的總司令所有地。

尊武卑,這是時代的寫照。漕運總督的地位遠在漕運總兵之上,故而這數萬漕兵的實際領導人是漕運總督,權柄相當之大。

每年經著二百萬石糧食,折換成白銀大概一百四十萬兩,這漕運總督衙門的油水可想而知,故而很多官吏都想擠進這一個衙門。

徐渭是一個百事通,特別還做過吳宗憲的幕僚,故而對朝廷的政務極為熟悉。而他偏偏還是一個憤青,讓林晧然的耳朵長繭的同時,亦知道了漕運的很多弊病。

譬如漕運之弊,譬如漕兵之苦,又譬如官府之貪。

官府之貪,這是肯定的,按著大明朝如今的官場風氣,還真沒有幾個衙門貪的。只是得益於徐渭的控訴,林晧然才知道漕兵確實過得很苦逼。

他們沒有屯田,故而靠的是軍餉過日子,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謀生段。

只是在開拔之初,他們需要漕院的證明,又得到州縣領取糧書,這些都需要銀兩打點。

除此之外,在這條大運河上有不少「收費站」——河閘。

這條大運河設下了很多的河閘,設不入流的閘官一名,閘夫十名。船只要通過河閘,則需要給錢,美曰「給水錢」。

林晧然初時還不知道為什么叫「給水錢」,當他所乘坐的官船經過一個河閘時,才發現用詞很是妥當。

官船行至閘門前,上面的用鐵絞盤牽引石閘開啟。待到官船進入閘道後,身後的閘門關閉,前面的閘門開啟,船跟著這些水而離開。

當然,這些不入流的閘官給他十個膽,亦是不敢跟官船討要「給水錢」。

或許是林晧然跟這個時代有些不一樣的思維,徐渭更多的是看到了漕兵的疾苦,但他卻是看到了「耗」字上面。

為了運輸這二百萬石漕糧,國家投入不可謂不少。

建設和維護這條京杭大運河,每年需要投入大量的勞役和錢財,甚至動輒要花費百萬兩之巨。不僅要供養著好幾萬的漕兵,還得投入大量的漕船。

漕船其實是加強板的小舟,連遮擋大陽的船頂都沒有。由於河道航行條件較為惡劣,所以壽命要遠遜於海船,甚至二年就得報銷。

有數據顯示,運送這二百萬石漕糧,單是運輸的成本就高達了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