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0章 京城險(2 / 2)

寒門禍害 余人 1084 字 2021-01-14

張四維出生於山西的鹽商之家,算是少年得志的典范。年僅十四歲就中了秀才,二十三歲中舉人,二十七歲高中進士並以庶吉士進入了翰林院。

雖然現在三十多歲仍然還是正七品的翰林編修,但卻擔任過去年會試的同考官,成為重錄《永樂大典》的編修分校官,已然是積累了足夠的資歷。

最為重要的是,他的人脈鮮有人能相比。他不僅有一個擔任寧夏巡撫右僉都御史舅父王崇古,而且跟楊博同為蒲州人,更是當今輔徐階的門生。

張四維身處於翰林院之中,雖然在京城沒有什么實權,但對朝堂的形勢卻是看得十分的透徹。

范千山已然是找對了人,在得知事情的來龍去脈後,張四維當即給他支了招。

轉天,他便攜帶著一份重禮叩響了刑部右侍郎萬虞愷的大門。

刑部右侍郎萬虞愷曾經出任過漕運總督,漕運總督衙門設在淮安,離揚州城很近,亦是一度收受過范千山的禮物。

面對著這位攜帶厚禮前來的「故友」,萬虞愷在客廳接見了范千山,在雙方寒暄過後,他亦是直接詢問對方的來意。

「萬侍郎,請看!」范千山顯得早有准備,當即便將請願書遞給萬虞愷道。

萬虞愷其實隱隱猜到范千山的來意,畢竟林晧然在揚州推行綱鹽法並不是什么秘密,范千山趕到京城的企圖自然是不言而喻。

只是他深知這綱鹽法增加不少鹽稅,若不是有過硬的理由,皇上定然不可能中止綱鹽法,故而他心里其實已經拒絕了范千山。

本著二人的交情和那份厚禮,萬虞愷還是翻開了請願書並進行了閱覽,結果現這是一大幫揚州鹽商的請願。卻不是要終止綱鹽法,而是矛頭直指林晧然的惡行,很快便現了其中的亮點:培植親朋和排除異己。

咦?

萬虞愷看到范千山竟然是拿著這點做文章,心里卻是不由得微微一動。

雖然現在官員拉幫結派早已成常態,背後更是不乏官商勾結之事,但這終究是上不得台面的事情。如果能夠落實林晧然這種行徑,朝廷定然是要對林晧然進行問責。

「萬侍郎,林晧然借著主持綱鹽法之機,實則行培植親朋和排除異己之事。我們本是淮鹽的世代鹽商,只是沒有給他足夠的孝敬銀,他便將我們排除在綱商之外。我等實在是氣不過,故而委托我代表大家赴京請願!」范千山將萬虞愷的反應看在眼里,當即便是大吐苦水地道。

世事便是如此,很多是是非非都是在一張嘴上,而范千山從揚州千里迢迢趕赴京城,便是要將林晧然塑造成一個反派形象。

萬虞愷的眉頭微微蹙起,卻[3q中文 .xbshu]是謹慎地詢問道:「可有什么證據?」

「我可以指天起誓,這請願書上面鹽商都皆是確有其人,並沒有半分造假!」范千山將三根手指豎起,很誠懇地噴著星沫子道。

萬虞愷抬頭望了一眼跟自己不在同一頻道的范千山,顯得不耐煩地提示道:「培植親朋」。</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