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6章 見聞(2 / 2)

寒門禍害 余人 1100 字 2021-01-14

堂堂的河道總督不憂心於前程,不想著保住河道總督的位置,卻是緊張於這本書的出版,當真不知該指責他什么好了。

不過他亦是明白,卻是不論在哪個時代,總有會一批「不務正業」的人。

李時珍放棄了科舉跑去從醫,嘉靖放棄治理國家跑去修道,周王朱橚放棄造反閉門研究學問,編著的《救荒本草》和《普劑方》等。

王士翹似乎沒有沉迷於官場,卻是熱衷於創作,已然是想要將他編寫的《西關志》進行刊印表。

林晧然沒有將心里的想法表露出來,面對著王士翹緊張兮兮的目光,便是將書籍放下並表態道:「不錯,不失為傳世之作也!」

「林大人,不知可否為下官牽橋搭線,由書雅齋進行刊賣呢?」王士翹的眼睛閃過一絲貪婪的目光,又是極為期許地追問道。

在當下的大明朝,第一大書商已然屬於書雅齋。很多人通過書雅齋出版書籍,既是賺得了大把的銀子,更是贏得了極大的聲名,成為官員和士子最渴望的合作對象。

曾經有一個花匠找一個秀才幫著編寫了一本栽花心得,得到了書雅齋掌櫃李雲虎的看重,結果放到書雅齋的渠道一炮而紅。

那位花匠不僅成為了大明最有名的花匠,更是拿著「稿費」在京城置辦宅子和納了妾,還在家鄉置辦了上百畝田產,成就了一段佳話。

林晧然端著茶盞,卻是坐在那里愣了半響。

他原本是想跟這位王大人一起探討黃河治理問題,但沒想到對方卻是想要跟著他商量賣書的小事,當真是人生寂寞如雪啊!

雖[筆趣島]然權力在京城,但很多事務在地方。從京杭大運河北上,他亦是擦亮著眼睛觀察著地方,哪怕現在不能改變什么,亦是為著將來參與政務做准備。

在濟寧過了一夜,次日便是再度啟程北上。

到了黃河和運河的交匯處,由於河水攜帶著大量的泥沙,這里的水質顯得很是渾黃。因秋季的水量較少,黃河,岸邊很多地方都露出大面積的沙床。

看著黃河淤積如此嚴重,哪怕心里早做准備的林晧然亦是暗嘆一聲,很想將朝廷的大佬都拉過來瞧上一瞧,問他們於心何忍?

黃河帶來的不僅是泥沙,還帶來了陝西、河南等地過來的官船和商船等,致使北上的船只突然間增多,令到河道變得更要擁擠一些了。

不僅是黃河淤積嚴重,運河的淤泥亦是不少。特別是到了聊城地界,由於秋季比較干旱的緣故,運河從北邊聊城下來的水流量明顯減少。

運河為了維持水量,在很多地方都設了河閘。河閘設閘官一名,閘夫三十名,面對著南來北往的船只,他們正是有條不紊地持續著秩序,讓他們依次通過。

只是有些人免不得霸道一些,剛好輪到林晧然官船過閘之時,有一艘官船卻是強行插了過來,想要搶在前方通閘。</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