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3章 亮劍(1 / 2)

寒門禍害 余人 2042 字 2021-01-16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寒門禍害最新章節!

無逸殿,首輔值房。

這個房間顯得狹窄和簡陋,特別是在這個暑氣猶存的七月上午,陽光從東邊紙糊的窗子映射進來,令人的身體很是悶熱,並不是一個理想的辦公之所。

身穿蟒袍的徐階端正地坐在書桌前,顯得淡定自若的模樣,額頭滲出一抹薄薄的汗珠子,僅用汗巾擦拭又是繼續投入工作。

桌面堆積著兩京十三省的奏疏,這里匯集著大大小小的事務,卻是全由他一個人來處理。雖是身處於悶熱的牢寵之地,卻是手握天下權。

跟著這種令人身心愉悅的掌天下權相比,身體受到這小小的煎熬顯得那般的微不足道,徐階更是深諳「心靜自然涼」的應對之法。

一個肥胖的閣吏進來送茶水,整個人宛如走進一個熱爐般,先是嫌棄地望了一眼東邊的窗戶,接著暗暗佩服地望向靜坐在桌前雲淡風輕徐階。

「呵呵……好雨知時節!」

徐階翻到一份奏疏的時候,卻是突然發出了一陣爽朗的笑聲並稱贊道。

閣吏卻是看不到雨,只感到整個人在這里呆久怕是汗如雨下,顯得恭恭敬敬地將茶盞放到桌面,然後小心翼翼地倒退出值房。

徐階的快樂自然不會跟一個小小的閣吏傾訴,而很多事情他亦是喜歡裝在心里頭,現在開心的緣由是廣西終於下雨了。

倒不是他多么喜歡廣西的百姓,實質他連廣西都沒去過。他只是覺得這是一場及時雨,晚上齋醮可以借此跟皇上多聊上幾句,向皇上報告這個喜訊。

最為重要的是:在得知今年旱情之時,他提議遣遂安伯陳鏸祭雲雨風雷岳鎮海瀆山川等神祈雨,這無疑是他的一個「政績」。

票擬,早已經形成一套固定的章程。

面對著柳州府等地連降暴雨的消息,結合著現在的時節,他當即在奏疏上寫下票擬意見,要求地方官員督促秋耕事宜。

只要秋耕能夠順利開展,廣西方面的朝廷稅收便有了保障,而廣西的百姓亦是能夠填飽他們的肚子。

正是這時,司值郎張四維大步走了進來,顯得規規矩矩地將題本呈過去道:「元輔大人,禮部的題本剛剛送來一份題本,上面是禮部左侍郎的官印!」

題本是高級官員向皇上報告政務的文書之一,外形跟奏折相似,經過內閣預審,再由閣臣進呈給皇上閱覽。

雖然很多事情都能夠經由通政司送到皇上那里,只是隨著皇上怠政,加上內閣地位的提高,題本成為了一種重要的奏事方式。

徐階伸手接過題本,卻是溫和地望著張四維道:「子惟,你舅舅日前托人送來的長白山大參我是收下了,但如此珍貴之物今後切勿再送,老夫是福薄之人,每日粗茶淡飯即可!」

大明當下的官場已經出現鄉黨特征,以前把持朝堂可以說是江西黨,但現在則是南直隸鄉黨占優。另外,官場一直都是「南強北弱」的局面,山西幫是北方體系官員最強的鄉黨。

徐階擔任次輔的時候,便已經跟山西的黨魁楊博有了往來。在登上首輔寶座之後,不僅幫著晉鹽商恢復淮鹽舊制,而且跟楊博的關系更密切。

現如今,他跟山西幫可謂是互利互惠,他給予兵部尚書楊博足夠的自主權,而山西幫則是支持他穩坐首輔之位。

面對著甘肅巡撫王崇古的主動示好,他亦是決定將那份重禮收下,但不想壞掉自己好不容易樹立起來的「清廉」形象,故而決定制止一下王崇古的這種行為。

「下官必定將話帶給我舅舅,不過元輔大人一看便是大福之人,長白山大參此種珍品給元輔大人才是物善其用!」張四維已經是官場之人,當即拱手恭維地道。

徐階聽到這個誇贊之詞,卻是將題本輕輕地放下,臉上露出苦澀之色地道:「剛滿周歲之時,我被家奴丟進井中,幸得那是一口枯井。雖被父母從井中救起,但脈象全無,家里本已經准備下葬,幸好貼面黃紙有了動靜被母親覺察,亦是足足昏睡三日方能蘇醒。五歲那一年,我隨父親途經括蒼山,為了摘得崖邊的一個野果,不小心失足摔了下去,幸得衣服掛在樹上才得以保住一命!」

「元輔大人,你這是……先苦後甜,所以年少之時,便奪得了探花郎!」張四維雖然對徐階的經歷頗為震驚,眼前這位首輔的小時候竟然如此的多災多難,但還是繼續進行恭維道。

徐階發現這個人當真不會聊天,端起旁邊的茶水喝了一口,顯得無奈地搖頭道:「甜,非也!老夫確實是少年得志,二十周歲中得探花郎,接著告假回家娶妻,這本是人生之大喜。只是返京之時,父親仙逝的噩耗傳來,子欲孝而父不在!再回翰林院當差,卻是得罪了張璁!」在提到這個人的時候,他的眼睛閃過了一抹狠厲,接著又是繼續說道:「我從翰林院編修被貶到福建的延平府擔任推官,亦是在這時,妻子去世的消息從華亭傳來,僅是留下了年幼的璠兒……老夫的命並不好,亦是那個時候學會了腳踏實地,亦不再強求什么,一切冥冥中已有天意!」

年輕的時候喪父和喪妻的這兩段經歷,更是經歷從翰林院編修到延平府推官的仕途重創,無疑令到徐階的人生被抹上了悲劇的色彩。

「元輔大人的教誨,下官一定謹記於心!」張四維不敢再繼續恭維充滿故事的徐階,顯得訕訕地結束話題道。

徐階之所以選擇吐露這些事,其實是想要跟這個晉黨的接班人張四維「交交心」。同樣的這番話,他亦是跟林晧然說過,但林晧然的應對得體得多。

兩相進行比較,他亦是清楚地看到張四維和林晧然的差距。哪怕張四維出身晉商且有楊博扶持,但他跟林晧然站在同一起跑線,定然還是林晧然更加的出彩。

一念至此,徐階又是端起旁邊的茶盞喝了一口茶水。

昔日的那個處理得當的司值郎已經成為了當朝禮部左侍郎,他的心里亦是不免生出一番感慨,目光緩緩地落向題本上。

在封面之上,正是一個鮮艷的禮部左侍郎印。雖然他還沒有翻開題本後面折起來的內容,但他已經猜到這題本所說的事情。

宗藩的事情原本就是各方所關注的一件大事情,偏偏林晧然選擇高調地造訪朝堂各個大佬,令到京城的官場都知道林晧然著手准備推出新的宗藩制度。

卻是不得不承認,他選擇向朝堂大佬們請教意見,這隱隱有一種「與君共謀」的效果,無形中掃清了很多的反對聲音。

不過林晧然的手段再如何高明,但終究改變不了宗藩一事是燙手的山芋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