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東瀛電影周(感謝瀟湘夜雨聲煩)(1 / 2)

電影人傳奇 青城無忌 1756 字 2021-01-14

就在許望秋為鋤奸忙碌時,就在電影界為中國電影未來該怎么走大打嘴仗之時,電影界又發生了一件引人矚目的大事,第一屆東瀛電影展在北平舉辦。

1978年10月26日,北平等城市上映了已被德間書店收購的大映公司佐藤純彌導演的追捕、東寶公司熊井啟導演的望鄉和松竹公司藏原惟繕導演的狐狸的故事。三部電影上映後引發了巨大的關注,掀起了觀影狂潮。

望鄉也譯為山打根8番妓院,娛樂性並不高,是一部揭露50年前,東瀛少女被販賣到南洋為娼的辛酸史的電影。不過對封閉的國人而言,這就是一部帶顏色的電影。

盡管望鄉只是在北平和魔都等幾個大城市上映,卻引起了激烈的爭論,有人公開反對,說「上映這樣的影片,社會上流氓不是更多了」有人批判說這是一部「黃色電影」;甚至有人在大街上貼出大幅標語,要求禁止這部「黃色電影」。不過由於支持放映望鄉的人不少,報刊等輿論導向也大多偏向正面,所以,望鄉最終還是跟中國觀眾見面了,只不過是減掉了一部分暴露鏡頭。

人民日報專門發表文章談rb影片<望鄉>,表示:「絕大多數觀眾看了電影後,更加痛恨阿崎婆所處的那個黑暗殘酷的社會。從二十世紀初到三十年代,東瀛不擇手段積累資本,包括用販賣婦女到南洋的血腥辦法,以獲得大批外匯,使它有條件擠進近代資本主義強國的行列。影片激起了觀眾對於被侮辱、被損害的勞動婦女的深切同情。多少人為阿崎婆不幸的一生落淚。就連阿崎那些被迫主動拉客的舉動,觀眾也不會責備她輕薄,而只覺得她不幸和可憐。」

作家巴金也為望鄉辯護,批判那些要求禁映望鄉的死腦筋:「要說他們只能看刪剪後的望鄉,否則聽到「賣淫」、「五塊錢」這類字眼,就會,這真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這是極其可悲的民族虛無主義!」

與偏文藝的望鄉相比,追捕則是純商業片。電影1976年在東瀛上映後沒有獲得什么特殊的反響,評價相當一般,甚至有不少評論家批評這部電影情節破綻百出、人物形象不合情理。不過這次在中國上映後卻引發了巨大的轟動,引發了觀影狂潮。

運動期間電影廠搞斗爭沒有生產故事片,直到1973年才恢復拍故事片,之後拍的四部電影艷陽天青松嶺、戰洪圖、火紅的年代非常轟動,不過故事片產量非常少。在整個運動期間國內上映的電影主要有三類,一類是新聞簡報,由北影廠隔壁的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拍攝,有點像後世的新聞聯播,基本上都是太祖等會見外國領導人。

另一類是樣板戲電影,包括紅燈記、智取威虎山在內的八大現代京劇樣板戲。樣板戲拍了很多版,最開始是舞台錄象的黑白片,觀眾並不喜歡;後來拍了彩色版,還運用了電影鏡頭的處理手法,倒是受歡迎了不少。

還有就是紀錄片,除了國慶典禮、黨代會一類的外,比較多的是表現革命群眾戰天斗地的偉大精神,比如紅旗渠;還有就是西哈努克親王在中國各地參觀游覽的紀錄片。不誇張的說,在運動時期西哈努克親王是中國銀幕上的絕對男一號,帶領觀眾游覽了中國的大好河山。女一號則是西哈努克親王的老婆莫尼克公主。運動時期中國銀幕流行鐵姑娘,看上去比較土,而莫尼克是美人,又帶有異域風情,自然成為無數男人的夢中情人。

對大部分中國人來,運動十多年來沒看過什么好電影,文化生活極度匱乏。當兵三年,老母豬賽貂蟬。在文化上飢渴了十年的觀眾看到追捕這樣的娛樂片,引發的轟動可想而知。警匪、追逐、愛情、脫逃、陰謀等商業元素融合在一起,讓中國觀眾大開眼界,一個個就跟見了羊羔的狼,被刺激得嗷嗷直叫。

追捕顛覆了東瀛人在中國觀眾心中的形象,過去大家對東瀛人的印象主要來自於地道戰地雷戰之類電影,萬萬想不到銀幕上那些被武工隊玩得團團轉的、蠢笨的東瀛鬼子搖身一變,竟成了追求正義和真相的化身。奶油小生迅速被拋棄,面容剛毅的高倉健成為年輕姑娘心中的偶像;而留外表清純,內心如火的真由美則成為無數男性的夢中情人。

追捕紅遍大江南北,對中國青年的愛情觀、審美觀都產生了很大的沖擊,成為街談巷議的焦點。以至於甚至多年以後,很多人開玩笑都還帶有追捕台詞的痕跡,什么不要朝兩邊看、多么藍的天呀,什么神經病跟橫路徑二似的。

許望秋對望鄉和追捕興趣不大,也沒覺得有多好;不過他對追捕的出品公司大映株式會倒是很感興趣,主要是對大映公司的老板德間康快感興趣。

作為東影廠子弟,許望秋對戰爭片有特別的偏好。哪怕他因此死過一回,最想拍的電影還是戰爭片,想拍各種戰爭片,古代的、現代的、未來的。沒辦法,許望秋從小煙火中長大,對戰爭片的熱愛刻進骨頭里,烙印在靈魂中。

戰爭片是一種特別花錢的類型電影,成本比其他很多類型的電影要貴。因為拍戰爭片需要做大量的服裝,需要消耗大量的槍支彈葯。如果是古裝題材的戰爭片,需要搭建外景,需要制作武器盔甲,成本就更高了。

在正常情況下,電影成本高,只要票房好,根本不是問題。然而這最簡單的邏輯在這個時代的中國卻行不通,因為在1993年前中國電影是統購統銷,由中影公司統一收購。最開始是中影公司以70萬的價格買斷,後來漲到90萬,最後變成按拷貝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