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大合唱(2 / 2)

電影人傳奇 青城無忌 1737 字 2021-01-14

現場又是一片掌聲和歡呼聲。這首歌是電影我們村里的年輕人的插曲,在60年代紅遍大江南北。現場絕大部分觀眾是第一次在現場聽郭嵐英演唱,都非常期待。

聽現場跟聽廣播、聽唱片是完全不同的,就像後世在網上聽歌很容易,但人們還是願意花高價去看演唱會;除了對偶像的支持外,最重要的還是聽現場氣氛要好得多。

很多觀眾感覺郭嵐英唱人說山西好風光的時候,聲音不如二十年前那樣清澈透亮,卻厚了很多,多了一分震撼人心的力量。她對於感情的把握更是爐火純青,眼神和舉手投足都是那么的恰到好處,讓觀眾的心隨著她的歌聲奔騰激盪。

當郭嵐英第三首歌的音樂響起後,現場氣氛徹底爆炸了,無數觀眾站了起來。這首歌在中國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甚至被稱為第二國歌,電影上甘嶺的插曲我的祖國。

當初在拍上甘嶺的時候,導演沙蒙對作曲家劉熾說:「我希望這支歌隨著電影的演出傳遍全國,而且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經久不衰。過了若干年,這電影不演了,只要唱起這支歌,就會聯想起影片中動人的場面,就會懷念起那些可歌可泣的志願軍英雄們!」

顯然他們真的做到了,在幾十年後電影上甘嶺很少被提起,但我的祖國卻一直在傳唱;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顯示出自己燦爛的光輝。

有一年台彎學者龍應台到港大作演講,主題是「一首歌,一個時代」。龍應台先放了兩首「反攻大陸」的歌曲,然後問台下的聽眾:「你們的啟蒙歌曲是哪一首」浸會大學副校長周偉立拿著話筒說:「我想起進大學的時候,許多師兄帶我們唱我的祖國。」龍應台沒想到有人會說紅歌,覺得港人不太會唱,就說:「真的怎么唱的」不知道誰起頭唱了起來,開始跟著唱的人很少,甚至有奚落的笑聲,不過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最終變成了大合唱。

郭嵐英唱我的祖國已經唱了二十多年,已經唱了千百遍。可不管唱了多少遍,每次唱這首歌的時候,她都全情投入:「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郭嵐英的歌聲像一只手,在觀眾腦海中緩緩展開一幅畫卷,幾乎所有人都看到了一條緩緩流淌的大河,看到大河兩岸雪白的稻花,看到了船上的白礬,看到了自己的家鄉。

當初喬羽給我的祖國作好詞,導演沙蒙覺得「一條大河」有點小氣,建議改成「萬里長江」。喬羽說,這樣寫會讓那些不在長江邊上的人從心理上產生距離,失去了親切感;而且從對祖國的體會來說,不管你是哪里的人,家門口總會有一條河,河上發生的事情與生命息息相關,寄托著你的喜怒哀樂,只要一想起家,就會想起這條河。

事實也是如此,無論耄耋老人,還是稚氣未脫的少年;無論在大洋彼岸,還是在遙遠的太空站;只要「一條大河」的歌聲響起,作為炎黃子孫都會感到強烈的情感共鳴,往往會熱淚盈眶。因為這首歌會讓大家想起祖國,想起自己親愛的家鄉。

現場觀眾聽過無數遍我的祖國,但此時此刻聽到郭嵐英的歌聲,還是禁不住淚流滿面,感覺胸口有一股熱血在燃燒,有一種情緒無法抑制地涌動。不管嗓子怎么樣,不管平常愛不愛唱歌,在這個時候他們都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跟著郭嵐英用情唱了起來。

崔建和朋友們沒有了平常的輕佻,雙眼含淚,深情演唱著:「這是美麗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到處都有明媚的風光……」

蘇白她們,以及女排的姑娘們都熱淚盈眶,用情地唱著:「姑娘好象花兒一樣,小伙兒心胸多寬廣。為了開辟新天地,喚醒了沉睡的高山,讓那河流改變了模樣……」

白秋玲在跟著唱;李谷依、蔣大緯、閻修文他們在跟著唱;谷鑒芬、謝非和許望川他們也在跟著唱:「這是英雄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處都有青春的力量……」

許望秋此時也是熱淚盈眶,心想如果我拍的電影能像我的祖國這樣,幾十年後依然能夠流傳,觀眾依然會被深深打動,那我這輩子就沒有白活。他深深吸了口氣,讓自己起伏的內心平靜些,然後跟著郭嵐英一起唱:「好山好水好地方,條條大路都寬敞。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

現場一萬八千名觀眾仿佛是一支紀律嚴明的軍隊,用整齊無比的聲音演唱著:「這是強大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溫暖的土地上,到處都有和平的陽光……」

當我的祖國最後一個音節消失,整個體育館仿佛被消音了似的,沒有任何聲音,甚至連呼吸聲都聽不到,透著一種庄嚴肅穆的意味。許望秋看著舞台中央的郭嵐英,不由屏住呼吸,仿佛擔心自己的呼吸會打亂這種肅穆的氣氛似的。

在短暫的寂靜後,整個體育館中便被現場觀眾的熱情點燃了。掌聲和歡呼聲簡直像把天空撕裂了,天河水嘩嘩啦啦從天空傾瀉而下,將整個體育館都淹沒了。</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