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奇景(1 / 2)

電影人傳奇 青城無忌 1812 字 2021-01-14

歐洲對好萊塢電影工業批判的理論基礎是法蘭克福學派的文化工業理論,許望秋的《精英主義和平民主義》從理論上反駁了法蘭克福學派對商業電影,以及好萊塢電影模式的批判,指出了他們的理論是不正確的。既然法蘭克福學派的文化工業理論有問題,那現在電影界和文藝界對許望秋批判就失去了理論基礎,是站不住腳的。

如果說《精英主義和平民主義》是批判朱大柯等人的理論,那許望秋的第二篇文章《許望秋批判和權威人格》,則是用法蘭克福學派中的權威人格理論來剖析他們的思想和人格。

權威人格是法蘭克福學派代表人物阿多諾於195o年提出的一種人格特征,具有這種人格的人,其人格組織都是圍繞著權威主義這一中心建立起來的。這種權威主義在對待比自己低下和比自己優越的人們時表現最為突出。一方面對弱者誇耀自己的力量,排斥、拒絕;另一方面對權威者又卑躬屈膝,絕對服從。簡單的說就是對對上卑躬屈膝,對下唯我獨尊。

這種人在社會上特別常見,尤其是在公司和企業中,他們在老板面前是一條狗,而在下級面前是一條狼。其實中國文人也大多如此,只反貪官,不反皇帝,就是權威人格的一種表現。後世的公知精英,對美國各種誇,而你只要說中國一句好,他就會大罵五/1毛狗、小粉紅,就是典型的權威人格。當然那種說政府一句不好,就大罵別人是美分的也一樣。

現在批判許望秋的這些人也是如此,在運動的時候他們一個個閉口不言,選擇了屈從。運動結束後,他們掌握了話語權,卻干起了幾乎相同的事,完全容不得其他意見。對於跟他們不同的想法是一棍子打死,不但批倒批臭,而且要踏上一萬腳。

其實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本身不矛盾,你們喜歡藝術電影,那你支持藝術電影就是;別人喜歡商業電影,別人搞商業電影,大家各玩各的,明明挺好的。而且健康的社會也一定是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共同展,少了任何一個都不行。但這些人偏偏容不得商業電影,好像不把商業電影打垮,中國電影就沒救似的,這就太極端了。

許望秋這兩篇文章出來後,整個電影界和文藝圈都目瞪口呆。法蘭克福學派的理論從7o年代末開始在中國開始傳播,主要是社科院出了幾篇介紹性的文章,大規模翻譯還沒有開始;而伯明翰學派影響相對比較小,連介紹性的文章都沒有,他們連聽都沒聽說過。

影評人和電影圈的專家倒還好一點,畢竟他們是搞電影的,而法蘭克福學派和伯明翰學派屬於哲學和傳播學的理論,不知道是正常的。

那些搞文藝理論的就比較尷尬了,他們是研究這個的,他們拿出一知半解的法蘭克福學派理論來批判許望秋和好萊塢電影模式,沒想到人家不但懂法蘭克福學派,而且還搞出了一個聽都沒聽過的伯明翰學派。別人可以拿伯明翰學派的理論批判他們,而他們卻拿不出理論來批判伯明翰學派的東西。

最讓他們覺得無語的是許望秋把權威人格套到了他們頭上,在這個帽子扣在他們頭上之後,他們就處在了特別尷尬的地位。他們對許望秋批得越厲害,越證明他們是權威主義,越說明他們人格有問題。可要是不批判許望秋,那不就讓許望秋的奸計得逞了?

這些批判許望秋的精英和知識分子特別郁悶,這是王八蛋明明是電影學院的,怎么會懂這么多文藝理論,怎么會懂這么懂哲學知識?他們對北電埋怨不已,你們北電簡直是不務正業嘛,你們是電影學院,不好好教學生拍電影,教他們這些干什么?

許望秋的這兩篇文章被全國數百家報刊雜志報導、轉載和評論,並在全國掀起了一股關於精英文化和大眾文化的討論熱潮。作為始作俑者,許望秋收到了眾多大學的邀請,包括清華、北大、人大等等,讓他去作精英文化和大眾文化的專題演講。

許望秋餓每場演講都受到了大學生的空前追捧,每場演講都人滿為患,連過道都擠滿了人。學生們高喊著許望秋的名字,並高喊:「我們支持你!」

讓許望秋意外的是社科院旗下的月刊《馬克思主義研究》也找上門來,讓他寫一篇伯明翰學派的分析和評介。許望秋聽到後特別興奮,沒想到自己的竟然有機會在社科院的核心刊物上表文章。同時他也有點難過,國家在過去十多年里確實過於封閉了。

在隨後的一個月里,吳知柳他們也紛紛在報紙和雜志上表文章,對精英主義,對這股批許望秋和好萊塢電影工業的思潮進行批判,而他們用來批判的武器就是許望秋教給他們的法蘭克福學派和伯明翰學派的理論。

從十月中旬開始,當朱大柯掀起批判許望秋的浪潮後,許望秋沒有急著反擊,而是專門抽時間將法蘭克福學派和伯明翰學派的批判理論傳授給吳知柳他們。兩個多月的時間不可能讓吳知柳他們精通這些理論,只能掌握皮毛。

吳知柳他們掌握的雖然只是皮毛,但在理論上吊打電影界和文藝界這些人還是綽綽有余,因為他們掌握法蘭克福學派的理論連皮毛都算不上,而伯明翰學派的理論更是連聽都沒聽過。這就好比一個強壯的人和一個瘦弱的人單挑,強壯的人是空手,而瘦弱的人手中有一把槍。這種決斗一百場有九十九場都會是拿槍的贏,絕對是單方面的吊打。

於是,在中國文藝界上出現了一道百年難遇的奇景,研究文藝理論的專家們跟幾個搞電影的年輕人在報紙和雜志上交鋒,結果被研究文藝理論的專家們竟然被搞電影的年輕人用文藝理論砸得滿頭包。這個結果讓無數人跌碎眼鏡,都覺得太魔幻了。

與此同時,隨著許望秋他們跟電影界和文藝界的論戰全面展開,精英文化和大眾文化,法蘭克福學派和伯明翰學派成為年輕人中的熱門話題。這些詞語跟蛤蟆鏡、喇叭褲一樣,成為時尚的象征,如果年輕人不把這些詞掛在嘴上,就會被認為沒文化,會被認為落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