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調令(1 / 2)

北海會盟的內容,在庶俘羋回到高柳後的一旬之內,就在軍中流傳開了。

這種事沒有隱瞞,對於庶俘羋這種自小被泗上接受了那些關於利益分析學說成長起來的年輕人而言,聚在一起的時候也會高談闊論紙上談兵縱橫捭闔,說說這其中的利弊。

一個村社出身的年輕人可以紙上談兵的時代,或許不是最壯闊的時代,但一定是個至少還有希望的時代的。

從具體來看,庶俘羋原本是沒有機會和別人一起對政策品頭論足高談闊論的,因為他要去邊堡的話,會很忙碌。

但是他回到高柳後,接到了命令,沒有讓他帶隊回去,而是調任他留在了高柳,具體的任務還沒有安排。

除了他之外,還有不少年輕的士官都接到了這樣一道調令。

說法很多,有說這些人是要回泗上進行學習,將來前途無限;有說是要他們護送索盧參回泗上的;還有說要調他們回泗上的。

眾說紛紜,也都是些猜測,庶俘羋這樣的層次也無法接觸到確切的消息,不過他也感覺到可能墨家這邊會有什么大動作。

回到高柳後不久,他的姐姐便和一些人去了草原,什么時候回來也不清楚。

他在高柳每天就是學習,有一些老墨者講課。有時候索盧參也會和他們講講這一路的見聞,講講那些萬里之外的故事。

都是些很好的故事,庶俘羋離開了泗上,知道了諸夏有多大,於是想要知道天下有多大,索盧參帶來的這些故事,正滿足了他的好奇心。

就這樣很悠閑地過了一個月,轉眼就要到秋天了,天氣已經有些涼了,那些種植在高柳城外的玉米、蕎麥和莜麥都已經可以引起農人的喜悅了。

七月末的一天,正是高柳的集市,庶俘羋在前一天正式接到了任命:他被任命為高柳的一支步騎士連隊的連長,原來的連長被調離,明日跟隨索盧參南下。

他也正式接到了嘉獎令,同時成為了義師中的上士,應該是最年輕的幾個上士之一,這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

過幾日那些被調離跟隨索盧參南下的人就要出發,這是別離,是一件值得喝一杯的事。

今日集市,又是輪休,他便和幾個相熟的、之前一起經歷過生死,這個月一起學習了一段時間的好友出去喝酒。

集市上人來人往,極為熱鬧。

草原的羊毛、羊皮、馬匹、牛、驢子、鹽、鹼面。

從遠處運來的、或是本地作坊生產的鐵器、玻璃、手工工藝品、毛呢、棉布、烈酒……

有的是以物易物的交換,有的則是用本地發行的錢來購買。

本地的農夫雖然少有稅,從軍免稅以血賦代稅,但是要花錢的地方很多,這里收購糧食的糧價又壓的很低。

本地的特殊政策,也讓本地的手工業根本發展不起來,這邊極力推行墾荒墾耕的政策,基本沒有自由的勞動力。

在人均土地面積足夠的情況下,本地的家庭手工業也根本發展不起來,自己種點麻布什么的麻煩事,遠不如用多余的糧食換取墨家作坊生產的棉布之類。

這些情況,庶俘羋曾經經歷過,也在自己成長的這些年見識到了將來的改變。

比如原本他們村社的那個造紙作坊,只是村社里所有人的財產,共同參與勞動的。那時候即便想要雇人,也沒有人可以雇佣,每去泗上一個人,墨家就會組織起來,要么墾耕,要么送入到官營作坊當中。

庶俘羋記得自己七八歲的時候,經常還要去村社的造紙作坊,看著村社里的人在很熱的牆壁上撕紙。

等到自己十二三歲的時候,一條灌溉通行用的水渠修好,正經過他們村社,村社原本用木頭燒煮紙漿,變成了用黑色的煤炭,都是附近一座大礦里產出的。

既不算貴,也省的人去山上砍柴准備木頭,而起燒起來更熱。

等到他十四五歲的時候,村社的造紙作坊里居然有了七八個外鄉人,他們是從宋地來的。

據說他們原本是租種一些貴族的田為生的,但是後來租田的貴族開始和人合作,經營起了田產,將原本租種的土地種上了靛草和棉花。

那一陣棉布賣的很好,尤其是越國那邊賣出去很多,棉花和靛草的價格很貴,很多宋國的土地經營者開始購買鐵器,收回租種的土地,雇佣那些被收回了田地的人種植經營。

於是不少人離開了宋地,沿著泗水輾轉來到了沛縣,那幾個雇工就是大約這個時候來到了他們村社的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