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操控(1 / 2)

這番可笑而又嚴肅的有些魔幻的話語,只是引來了民眾的沉默,卻沒有人站出來驚呼這說法逆天理。

只是許多人還不能夠接受這么激烈的說辭。

求生,求利,這是人的本性,這種本性所帶來的沉默並沒有持續多久,幾輛馬車靠近前來。

這些天一直沒有露面的賢人衛讓,撥開人群,登上了高台。

衛讓這些年頗有賢名,就像是墨子所言的選賢人為天子的說法,非有大智天才、非有家財財富者,在推選制下很難成為「賢才」,人們根本不了解你又怎么會有成為賢才的機會呢?

衛讓有錢財,有墨家的暗中支持,於是他算是費都有組織的墨者之外的「賢才」。

眾人都知道他與公子巒交好,公子巒那一日在宮室之前的話,也足夠引起民眾的好感。

但衛讓明白,僅僅是好感並不夠,民眾需要的是實利。

而他背後的墨家集團已經將一份完整的變革制度書寫出來,在眾人只是感慨著憤怒和對將來制度展望的時候,墨家先走了一步。

重要的不是解釋世界,重要的是改變世界,解釋世界是為了改變世界,而不僅僅是解釋世界。

當衛讓登上高台之後,大聲疾呼,表示支持民眾求利、也表示公子巒支持民眾求利,更認為現在國君的行為,真真切切就是叛國。

怒斥之後,衛讓提出了幾個意見。

其一,一旦公子巒執政,所有的公田按照曾經民眾耕種的份額進行分配。

衛讓表示,天下源自自然,自然之後,人的勞動創造了財富,只要施加了人的勞動,那么那些土地就應該被勞動者所有。

其二,公子連巒一旦執政,這些公田將按照二十年的贖買期授予民眾,可以買賣。除此之外,要清田洫,只留出各地貴族禮法上應該擁有的田產,其余的按照人口進行分配。

其三,穩定物價,規定糧食的最高價不能超過一定的數額,將國人組織起來嚴查在都城亂局中囤貨居奇、抬高物價的商人。但是在正常價格之內,商人可以自由買賣。

其四,由國人制定法令,費國通用,包括公子巒在內的所有人,都要盟誓遵守法令。按照墨家所言,制法、執政與執法分開,因為法自己沒有手腳嘴巴不能自己執行,所以民眾選出的賢人來執行,就算君主犯法也一樣要進行懲處。

其五,由國人推選賢人以執政、制政,公子巒只是作為君主,為保祖先的祭祀,一切政策以有利於費人為先。

其六,取消城內工商的軍賦義務,改收稅賦,並且統一商稅。

其七,打開府庫,接濟城內的窮苦人,免除今年的賦稅,在國人制定出政策之前,不收取稅賦。

其八,廢除貴族的特權,所有人一體繳稅、允許遷徙,廢除任何的封建義務,貴族不再對其封地范圍內農夫有調動勞役的權力。不采用宋國那種貴族和庶民分開議政的政策,按照費國的人口分派份額推選賢人,以此作為費國的最高權力機構。

其九,在按人口分配的土地之外的貴族超額封地,明碼標價進行拍賣,價高者得。所得錢財,用於國家分配,不歸於私……

林林總總的一共將近二十條承諾,基本上涵蓋了費國的方方面面,照顧了大部分底層的利益。

究其本質,這是一場墨家暗中發起的、而非是新貴族們發起的革命,最終的目的是允許土地私有的前提下,提供技術革新和初步積累,開拓市場,利用漫長的時間完成土地兼並。

在土地大規模兼並之前,依靠墨家的自信來完成技術革新和手工業發展、市場開拓等。

這樣一來,其主力也就必然是城市的手工業者、農夫,以及部分商人。損害的,也就是一些囤貨居奇的投機商、貴族的利益。

為了能夠將季孫巒綁架在這場革命之中,季孫巒獲得的利益其實也不少,那些公田分配後的贖買收入都歸屬於他這個君主,但是贖買的價格必然極低,因為制定贖買價格的將會是廣泛的民眾——在這一點上,想要成為民眾支持的「賢人」,就必然要把贖買價格壓低。

這其實就是一份墨家為費國准備的革命綱領,一場起義往往需要喊出「均田免糧」之類的政策後,有了綱領才能夠獲得成功,綱領的本質也就是利益。誰能得利,誰就會支持。

墨家作為此時天下論及非土地財富最富有的龐大集團,不需要照顧那些囤貨居奇的投機商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