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主攻佯攻(1 / 2)

在場之人也都是掌兵之人,知道軍陣一動,就可能出現破綻。

而且適說的沒錯,齊軍之陣,算是《十陣》中圓陣的變種,只不過用濟水作為天然的半圓,但究其本質還是圓陣。

圓陣適合防守,但是也容易出現一點破、全面破的潰敗。

圓陣變其余陣,最難,對面真要是敢動,那的確需要巨大的勇氣。

現在義師的主力尚未展開,戰場之前還是游騎互斗的階段,齊國在爭取時間。

適絲毫不急,義師就算展開,齊國的簡易營壘也已經完成,而且現在齊軍尚未混亂,最多也就是軍心不振,不足以不顧一切突襲以求獲勝。

在山坡上等待的時候,主力逐漸抵達了戰場。

齊國那邊的背水之陣也已經列好。

齊軍的左翼在北,右翼在南,三軍之間其實沒有了明顯的界限,而是大致地平均地分成一個半圓環。

北側左翼,有一處小山丘,不算高。

齊軍的左翼前出,占據了那座小山丘,那里的位置很好,靠河但又不算太近。

適合作為側翼的高地,但不適合作為中軍的高地,因為將中軍置於那個山坡的話,因為靠河靠後的緣故,會導致中軍支援兩翼行動緩慢。

中軍比起兩翼突出,更為靠前,這樣才能夠在半圓形的范圍內集結兵力機動支援。

齊軍北側左翼依靠那座山坡高地,可以前出一段距離,那里部署了炮兵、弩兵和火槍手,可以支援兩側。

南側右翼並無什么山坡阻礙,中軍集中,剩余的兵力在內,可以隨時支援。

因為齊國不清楚墨家的圍攻方向,所以將他們攜帶的銅炮半數平均分配在戰陣前線,左翼的山坡上有幾門,中軍位置稍微多一些。

齊國的戰車都排列在陣前,作為木質的城牆,用以阻擋義師的騎兵突擊,土方營壘也修築了一些。

墨家主力抵達,已經基本控制了戰場,齊國也沒有什么伏兵可用,六萬大軍集中在這個半圓形的圈內,這就是鐵了心要背水死守。

齊軍主將判斷墨家的主攻方向應該是中軍,因為側翼有河,墨家優勢的騎兵不容易施展。

因為圓陣不需要考慮側翼的威脅,所以中軍也就成了關鍵。

為了防備墨家突擊,齊軍的軍陣很密,方陣齊整,火槍手和弩手、弓手在前,方陣交錯其間,炮兵靠前布置。

雖說軍陣很密,但也不是擠在一起,看得出齊軍主將也擔心炮擊,加上擠在一起更不利於作戰,因而仍舊是分散的各個旅、連這樣的管仲時代就有的作戰單位。

精銳的駕車之士應該沒有結方陣,而是組織起來,利用善於擊劍的優勢作為預備隊,一旦有可能被突破的地方便可以組織反擊。

把這些自小脫產訓練的低階貴族們扔進方陣,那確實是浪費。他們善於擊劍、善於弓矢,但是火槍並不擅長。

軍陣之內,各處立著旗幟,中軍背後的空地上預備的部隊列陣等待,隨時准備支援。

適在遠處指著北側的那個小山坡道:「那里很重要。在齊軍手里,他們的左翼就安全的多。對我們也很重要,只要拿下那個小山坡,齊軍的左翼就要崩潰。」

「但是,齊國人知道那個山坡的重要性,也知道那個山坡對我們很重要。他們預備的士卒可以隨時支援,我們猛攻山坡,等同於拋棄了我們的騎兵優勢。」

軍官們看著那個山坡,很容易看出來那里的重要性,那個山坡不丟,齊國的左翼就沒有危險。山坡在手,墨家想要攻擊,就必須先拿下那個山坡,所以等同於戰場的焦灼點已經注定。

適說,那個山坡奪下來等同於齊軍崩潰,這是必然。但是齊國主將也必然知曉那個山坡的作用,真要是圍繞著山坡下手,義師的意圖等同於被齊國知曉,在那里反復爭奪添油戰術,對於義師而言意義不大。

這種圓陣除非破開一點,若是破不開,齊國始終還可以繼續維持陣型,拼消耗是墨家最不願意的。

此時齊國那邊已經基本沒有了變數,最近的支援也需要數日才能抵達,而且就齊國選擇的這一處戰場,抵達的援兵也只能選擇從濟水之南渡河加入防守,並沒有和平陰軍團配合反包圍義師的可能。

適在高處盯著齊國的右翼南側看了許久,那里地勢平坦,和齊國中軍所處的地形差不多,騎兵最起碼可以沖起來。

如今正值春夏之交,泥漿滿地的季節已經過去,大雨傾盆的歲月尚未來臨,適盯著齊軍的右翼許久,心中有了計較。

炮兵和騎兵是墨家這邊的優勢力量,即便那些重銅炮沒有抵達戰場,炮兵數量上義師依舊占據絕對的優勢。

適又將目光轉向了齊軍左翼,那處山坡之前,齊軍挖掘了第一道營壘,山坡上的炮兵正可以支援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