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南濟水之戰(五)(1 / 2)

有言道:玉不琢,不成器。也有言道:爛泥扶不上牆,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十三旅平日訓練都是上上,正是玉璞,需要歷經實戰的檢驗和血火的磨礪,才能成為真正的勁旅。

平日的訓練,不能夠直接不戰而屈人之兵。

但正是因為平日訓練的嚴苛,充斥其中的高比例的墨者,才使得十三旅在後撤的時候可以從容,更可以在齊人發動反撲的時候選擇向死而生的反突擊。

正是因為第十三旅作出了反突擊的舉動,在刨除掉大局為重的成分後,師代表依舊支持了六指的意見,認為十三旅未必就會潰敗。

正如六指所言,現在救十三旅,那就打成了焦灼,一師的五個旅全都變成了死的,一動都不能動。

而且沒有了炮兵的優勢,齊人占據山丘,一旦不能一舉奪下山丘,對於整個義師的左翼而言都是嚴重的問題。

兩個人壓下了其余人的意見,表決之後便執行了六指的命令。

第十四十五兩個旅繼續穩固陣型、做好防御的准備,以應對萬一十三旅潰敗之後齊人一舉攻下的局面。

山丘上,齊右軍主將看著在後撤中可以從容整隊反突擊的義師第十三旅,也是一臉駭然。

天下尚無這樣的強軍,十三旅的舉動已然突破了齊右軍主將對於戰爭藝術的認知。

驚駭之下,一個後世的俗語正可以形容此時的局面。

麻桿打狼兩頭怕。

齊右軍主將本意是覺得,義師的第十三旅開始後退,那么就算還能整隊,但是軍心必亂。

這時候趁勢一沖,十三旅頃刻便要潰敗,屆時借助十三旅潰敗的時機,將山丘上全部的力量用於反擊,奪回山下的那片空地,重整營壘,反復爭奪。

可他萬萬沒想到第十三旅面對齊人的忽然沖擊,不但沒有潰敗,相反居然直接選擇了結陣反擊,如今雙方已經混戰在了一起。

沒有一下子潰敗,墨家的陣線便可維持,後續的支援就可以不在混亂的局面下加入戰斗。

山下還有義師的兩個旅,那兩個旅還在整隊,動向不明。

平陰大夫從中軍調來支援的步卒尚且還有一段路程需要走。

自己手中的部隊其實已經不多,山丘上無法展開太多的部隊。

這種局面下,齊右軍主將也不敢輕舉妄動。

墨家那邊固然擔心第十三旅潰敗,可齊右軍主將從未見過這種從容撤退還能結陣反擊的步卒,心中恐慌之余,所顧慮的便多。

可以說,十三旅的旅帥在臨機決斷之下的列陣反擊的舉動,導致了現在的局面。

墨家這邊不可能細算到齊右軍主將的心思,只能從戰場上的態勢這些實在的現實來判斷局勢。

齊右軍主將也一樣不知道六指寧可讓舍棄十三旅也要保證左翼的四個旅處在可攻可守的活局,因而沒有下令十四、十五兩個旅上山支援。

齊右軍主將便要考慮:如果這時候把山上所有的部隊都壓下去,墨家山下的兩個旅選擇支援,那么後果是什么?

勝了,整個墨家的左翼攻勢就算是被他化解了,到時候墨家左翼的主力潰敗,局面就活了。

可若敗了,自己在山丘上的全部力量都壓上去,而前來支援的齊軍還在行軍,行軍速度又慢,還要重整隊形投入戰斗……萬一在後援重整完畢之前,墨家的三個旅一舉擊潰了自己的全部兵力,那么齊軍的右翼就算是徹底崩潰,整個齊軍就要被墨家殲滅。

勝敗之間,戰場上有時候本就是需要賭一把的。

可賭的結果,卻往往從開戰之始就已經確定。

平陰大夫選擇了死守,根本沒想著反擊獲勝或是野戰對壘決勝的想法,這也導致了右軍主將需要貫徹平陰大夫的戰略戰術:只能求穩,必須求穩,一定求穩。

昨日的交戰,今日清晨炮擊,以及第十三旅從容撤退、面對沖擊整隊反突擊的舉動,更讓齊右軍主將心中的天平朝著「求穩」的方向傾斜。

既要求穩,那么在齊中軍前來支援的步卒抵達山丘、完成部署和展開之前,他必須要保證山丘不失。

想要保證山丘不失,就需要在山丘上預留部隊,不敢孤注一擲。

那樣的話,就算十三旅真的反突擊獲勝,只要山丘上還有步卒、還有已經列陣的弓弩手和火槍手,就可以穩住局面。

等到援軍抵達,大可以和墨家圍繞著山下的那片空地營壘反復廝殺,雖有傷亡,可至少不會出現一下子右翼崩潰無可挽回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