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為君分憂(1 / 2)

.

<dv ss="k"></dv><dv ss="d250f"><sr>ds_d_x();</sr></dv>

<dv ss="k2"></dv><dv ss="d250r"><sr>ds_d2_x();</sr></dv>小說軟件已經開發完畢,請大家訪問..網站底部就可下載安裝安卓以及蘋果的

上官婉兒的書信里,道出的是一個可怕的真相。¥f

而這個真相一經撕開,讓人看到的只有鮮血淋漓,鮮血淋漓的背後,更是一代帝王的高明手腕。

這個世上,得到了絕大多數人擁護和支持,穩坐江山的帝王,並且創造出不朽功業的人,可謂不知凡幾。可是似武則天這樣,憑著一個女人和外姓的身份,卻能夠在一片的反對聲中成就偉業,這天下多少門閥,多少殘存功勛顯著的大將,多少在一次次殘酷的斗爭中殘存下來的人中之龍,居然都被一個女人玩弄於鼓掌,被她以一人之力壓得動彈不得,分明心有不甘,卻不得不紛紛拜倒,委屈稱臣。

而現在……秦少游總算有了見識,這是一環扣一環的好戲,或者是從臨淄王被養在洛陽的時候就已經注定好了的,養著臨淄王,給大臣一個此兒為儲的假象,利用武家和酷吏徹底地打擊李氏的激進派,制衡李氏溫和派,而一旦李氏生出了絕望心理,那個被貶去了廬陵的兒子李顯就派上了用場,武則天甚至還為李顯配備了一套班子,這個班子就是以狄仁傑為首的一批『名臣』。

秦少游當然不敢小看狄仁傑,因為在聖人的計劃之中,想必李氏溫和派中,只怕也有區分,那便是所謂的利益派和清流派。

所謂利益派,便是一群賭徒,武則天的種種行為給予了他們一定的誤導,使得他們感覺到將來李隆基克繼大統的機會極大,而從龍之功,對於任何來說都是具有致命誘惑的,可是這世上又有所謂的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的說法,意思無非就是,想要下注得趁早,等到臨淄王的地位得到了確認。你再來投奔那可就遲了,臨淄王身邊也已沒有了你的位置。

這些人甚至早就預判,並且自以為聰明的認為,李隆基必定是天子心目中的那個人選,他們的理由無非有三個,其一,李隆基乃是皇孫,且是嫡長的皇孫。其二,臨淄王被武則天養在身邊,而其他的皇親則大多趕出了洛陽。可見武則天對李隆基的寵愛。而最重要的一也就是第三,第三就是,李隆基年紀尚幼。

最後一的邏輯似乎有說不通,皇孫年幼,和陛下的選擇有什么關系?而這些『有心人』卻是深信了這一,陛下雖然已到了不惑之年,可是並無病痛,至少短期之內,是不可能駕崩的。而武家的人要繼承基業,顯然不孚人望,阻力太大。至於武則天的兩個兒子之中,年紀都已不小。兩個年紀不小的皇子,任何一人做了太子,對於現在身體健康的武則天來說都可能心生猜疑。而皇孫李隆基卻是沒有了這個煩惱,這樣的年紀。暫時是不可能對聖人產生威脅的,等到他長大了,聖人那時候怕也已該壽終正寢了。

因此。這些人認定了這個道理,很是自覺地出現在了『皇儲』的周圍,為他出謀劃策,為他鞍前馬後。

只是現在看來,這些人卻是……被耍了。

至於所謂清流派,以狄仁傑為首的這些人,想必是武則天早先就已經埋下的伏筆,他借助酷吏先是對他們進行打擊,挑選出一批能干且耿直的人,在遭受打擊之後,則是貶到各地,讓他們積蓄力量,而這些人本就有一定實力,又因為遭受酷吏打擊而得到了許多人的同情,積蓄了大量的民望,此時,武則天召他們進京,接下來又搬出了李顯,那么一切………大局已定。

首先……這些人有民望,這好不容易得到的名譽當然不能毀於一旦,所以回京的他們,其實一開始就沒有選擇,李顯乃是正兒八經的『太子』,他是太子,即是正統,這些人哪里有正統不去維護,反而跑去給臨淄王鞍前馬後的道理?

而另外一方面,其實他們就算想要投奔臨淄王,可是很抱歉,臨淄王那兒早已經沒有他們的位置了,關系這東西是需要維護的,你被貶到了地方的時候,許多人就已經近水樓台先得月,站在了臨淄王身邊最核心的位置,這里還有你的一席之地嗎?

轉瞬間,李氏內部徹底分崩離析,一場新的,圍繞著皇權的爭奪,只怕就已經開始了。

秦少游嘆了口氣,道「武家的人以為自己就要遭致滅之災,他們卻是不知,此事對於他們現在的處境是最為有利的,因為接下來,他們也可以隨聖人一起坐山觀虎斗了,倒是這李氏內部,接下來估計就該你死我活了,洛陽城,怕是真正要有血雨腥風了,不過……不過……還差那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