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好大喜功(1 / 2)

.

許多事,要疏理起來卻是不易。.

管理一萬人和管理百萬人更是全然不同,這就如一個好的伍長,未必就能做一個好的將軍。

秦少游從前將孟津打理的井井有條,那時候自也覺得自己非常人,天賦異稟,而如今,卻才曉得自己是蜉蝣撼樹,幾何數增加的人口,就意味著幾何數增加的重擔。

好在,他有王琚。

王琚很有智謀,同時也擅長於案牘上的公文往來,不過近來他也感覺到吃力,不過慢慢的調整之後,總算也變得得心應手了。

不過王琚卻有個致命的缺陷,所以當秦少游說要給這么多人找生路,很難很難的時候,他也只是苦笑,他擅長治理,卻不擅長工商。穩定地方,維持治安,穩住人心,推廣教育,這些傳統項目是這種士族出身,久經父輩熏陶的士族子弟拿手的事,可是給人找活干,就實在不是他的強項了。

秦少游之所以覺得難,這開頭的第一道難關也就在於此,他起初是推廣畜力,同時降低了糧價和田價,如此一來,不但可以使農人的生產效率增加,同時也能促使工商的繁華,可問題就在於,推廣了畜力之後,鄉村之中就不需要如此多的人口了,一家四五口人,守著三十畝薄田,依舊還是捉襟見肘,所以空余地勞動力,必然要涌入孟津和各縣的縣城,這些人若是處置不好,就是閑人,是動亂的根源,可是處理好了,就是整個孟津源源不斷的動力,是神策府強大的基石。

那么問題就來了。從前孟津的時候,秦少游只需要為幾萬個勞力謀個出路,這很簡單。他做大幾個買賣,就可把所有人全部容納進去。專攻一處,把一個產業壯大,就足以讓大家安居樂業,比如說茶葉,比如說棒冰,只要孟津有幾個優勢的產業,就足以讓大家衣食無憂。可問題就在於,若是這個勞動力數量增加數十萬人呢。

至少在現在。這對秦少游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其實現在孟津的問題,就已經出現了一些端倪,因為產業畢竟單一,再加上大量空閑的勞力開始涌入,這就導致勞工增多,而工價已經開始逐漸下跌,畢竟人多嘛,這人一多,即便是碼頭上的一個苦力。尚且有幾個人搶的頭破血流,從前是求爺爺告奶奶的要用工呢,如今卻是反過來的。如此一來,不但城里出現了許多流民,也讓原先的孟津人生活質量開始急劇下降起來。

雖然還不足以滋生不滿,可是若是忽視了這個問題,那么等到迸發出來的時候,可就不太妙了。唯一好的就是,秦少游壓低了糧價之後,利用農業反哺了城里的工商,雖然各處普遍薪金有所下降。可是米價卻比從前便宜了不少,總還能讓人勉強維持下去。

給幾十萬人找工作啊。想到這個,秦少游就頭疼的厲害。他終於開始正視自己的問題,不得不重新對弘農有所規劃了。

一方面,自然要招募一批精銳的武士,神策軍的規模,必須在一萬人以上,如此倒是可以緩解眼下的困境。除此之外,還有呢

從前的時候,是秦家的產業一家獨大,雖然也有一些商賈,學著秦家小打小鬧,辦了一些工坊,可是這些不過是跟著秦家後頭喝湯的角色,吸納不了這么多用工的。

顯然吸引大批人進行投資倒是最緊要的事。

如何吸引,似乎又成了問題,這大唐朝,有錢的人倒是不少,巨賈遍地,你若是讓他們摻和茶葉的買賣,他們非要搶破頭不可,可是尋常的生產,有興趣的人卻是不多,畢竟工坊要搭建起來不易,既要募工,又要四處尋找生產的工具,還需要想著把貨物兜售出去,事無巨細都要操心,而且一不留神,可能就要把本錢全部貼出去。

說穿了,無非就是吸引力不足夠大的問題,大家都不是傻子,那些巨賈,其實絕大多數,都是靠著門路掙錢的,或者是依托於士族和門閥,吃點邊角料,或者就是靠著囤貨居奇,這種錢,掙得省心,而且反而更容易產生暴利,畢竟在這個交通不便的時代,你把貨物運到兩百里外,它就是特產,特產這東西,就值錢,為何非要砸這么多錢和心力做那吃力不討好的東西

本質上,一切的一切,不過是利字當頭而已,有利的東西,秦少游不可能出讓,可以無利的東西,大家又不肯。

秦少游不可能將茶葉和棒冰的買賣出讓出來。

那么唯一的辦法,就是制造繁榮的假象了。

秦少游沉吟片刻,突然對王琚道:「王先生,弘農郡如今是百廢待舉,現如今,長安那邊既然鬧將起來,趁著這些時間,不妨,我們做幾件大事,如何」

王琚道:「殿下想做什么」

秦少游道:「其一,修築道路,各個縣,都要開拓運河,連接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