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孤注一擲才是出路(1 / 2)

.

神策城里的人良莠不齊,尤其是這兒多是一夜暴富之人,和那些士族人不同的是,這等人往往不知內斂,絕大多數人,除了錢之外,什么都沒有,所以他們並不追求茶葉的清香,反而愛喝烈酒,生怕別人不曉得他如今再不是吳下阿蒙,所以這樣的人,最是奢侈,揮金如土,每日醉生夢死,出手最為闊綽。.

偏生就是這些人,卻是滋生了許多新的需求。

比如尋常人騎馬,他們偏不,再神駿的馬,一般人也瞧不出,所以非要坐車,可是尋常的車怎么入的了他們的法眼,於是乎,各種豪車也就應運而生,至少在神策城,就有數家專供生產豪車的作坊,車廂自該奢華無比,於是為了讓這馬車更寬敞,更舒適,更奢華,不少匠人當真是煞費苦心,有的是在車廂里全部蒙上皮,有的為了提升舒適性,甚至索性連車輪都蒙上一層層厚厚的皮質,自然,幾經考驗之後,卻現太容易磨損,於是便想盡辦法,選擇其他材料。

偏生這種高檔的東西,讓無數的能工巧匠費盡了心機,為了提升那么一丁點的舒適度,甚至不惜對車廂和車軸幾經大改,卻在不知不覺中,使得孟津的其他普通車廂生產竟是競爭力大增,幾乎橫掃整個關東。

因為越是高端的東西,雖然為了提升它的舒適性和降低它的車廂顛簸煞費了苦心,可是技藝的水平和技術的積累卻是實打實的,那些奢侈的東西自然而然可以用較為廉價的材料推廣到尋常的車廂和車軸、車輪中去,比如同樣的車輪,車輪軸距多少最為舒適,這在以前,卻是無人去研究,也沒人去花費心思,可是為了滿足富戶的需求,許多車坊卻是大受裨益。等到時機成熟,大可以將這些技術移植到尋常車廂中去,結果拿這最尋常的車廂拿去洛陽,很快洛陽的一些小作坊立即被打的滿地找牙。

車馬如此。衣飾也是如此,一些成衣坊,為了富戶提供成衣,為了使成衣更加舒適,更加鮮艷。可謂挖空了心思,可是過了一些日子,自己的技藝和技術手段卻是提升,在不提高成本的情況下,也可將一些東西,用在普通成衣上。

這些富戶,可謂是鮮衣怒馬,穿的是最時新的綾羅綢緞,身上掛著的是各種珠寶,出入則是最為華貴的車馬。便是尋常的士族,都不禁為他們的奢侈而側目。

而這種在孟津醞釀出來的變革,卻徹底將原來較為內斂的風氣擊的粉碎,如今人人以斗富為榮,而大富之人,更加張揚,雖是被人所非議和詬病,卻足以讓人羨慕,這些人在從前可都是一些鄉村野人,他們能富。自己為何不能,不就是趁著機會,辦了個作坊嗎不就是膽子大,借了貸。跑去做了幾筆好買賣嗎

原來,錢可以這樣的掙。

原來,我也可以。

這便是彌漫在神策城大街小巷的心思,每一個人,都開始變得不安分了,從前庸庸碌碌的人。此刻也開始掉進了錢眼里,以前種田的只想著收成,做工的只想著吃飽喝足,而如今,每一個都在談買賣,每一個人都在奢言生意。

這頗有些像是某種群體性的亢奮,禮義廉恥在錢面前,驟然變得盪然無存,有錢才是正理啊。

這種情緒不只是在底層醞釀和蔓延,那些士族子弟們,也深受感染。

什么積栗之家,什么詩書傳家,都他娘的是騙人的,積攢了這么多年,還不如人家幾個買賣呢。於是各種生意經喧鬧一時。

而現在即將而來的大規模的土木工程,終於把這滿城堆砌起來的干柴徹底的引燃起來。

此時不拼,更待何時

先富者已經開始利用積攢起來的人脈和經驗率先做好布局,隨時准備順應這時勢。

尋常的百姓也是眼紅耳熱,已經有了開始告貸,想要從中分一杯羹,至不濟的,也想做點小買賣,改善自己的家境。

士族子弟徹底的狂熱了,在看過孟津時下最流行的諸多所謂生意經程公錄之類的雜書之後,一個個嗷嗷叫,天天往自家跑,逢人就說各種暴富的事跡。

這種風氣,固然有人不屑於顧,甚至有人捶胸跌足的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