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火上添油(2 / 2)

而如今,三原的消息傳來,不安的崔詧總算松了口氣,有意思啊,秦少游親自動了手,那么就不是自己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拿著一份詔書就可解決了,這件事等於又推到了韋家身上,京兆府面對這樣的情況,還能無動於衷嗎一旦他們無動於衷,接下來可能就要鬧出更大的變故,甚至可能是要死人的,到了那時,京兆府難辭其咎,天子也不得不親自出面,到了那時,無論是關東還是關中,所有人都等天子裁決,天下誰人不知,這國器已經把持在了韋氏之手,天子無論偏向哪一邊,都會給韋家造成極大的麻煩,關東人吃了虧,必定會極力反對韋氏,而一旦關中人吃了虧,韋家立即會成為關中人的笑柄。

崔詧一邊坐在自己的竹室里吃著清茶,一面在思量著什么,一面心里卻想,現在最緊要的是,此事能不能鬧大,尉遲循毓這個渾小子,莫不會變成心生怯意吧

崔詧倒還真有點擔心,若是尉遲循毓慫了,非要討還公道,朝廷正好可以讓自己來斡旋此事,而一旦斡旋,那么就是左右都不討好的事,既然如此,站在崔詧的立場,那么此事就一定要鬧大,鬧得越大越好,上達天聽,甚至到非天子出面的地步。

他眯著眼,心里已經有了主意,便將自己的長子崔馳叫來,崔馳聽聞父親傳喚,馬不停蹄的來了,劈頭便問:「父親得知了尉遲循毓的事嗎尉遲循毓家的人恰好上門了,父親去見還是兒子去見」

崔詧笑吟吟的道;「啊老夫當然聽說了,尉遲家遭此大變,實在是教人痛心啊,這件事,崔家不得不管啊。」

崔馳皺眉,道:「父親,雖說如今需籠絡諸家,可是那秦少游父親何必要」

崔馳顯然對那秦少游也有所忌憚,崔家再不是幾年前了,那時候是風光得意,並沒有什么隱患,所以即便和秦少游反目,那也沒什么,可問題就在於,眼下反目,顯然不智,如今關隴這邊還沒有站穩腳跟,就去招惹一個大敵,是很不智的。

崔詧卻是捋須:「並非是說崔家來出這個面,可是畢竟是鄉親,該幫的豈能不幫老夫年輕的時候,與尉遲敬德將軍有過幾面之緣,得他的嘉許,這份恩情,又怎可棄之不顧此番尉遲循毓最缺的,怕就是人手,崔家這邊,挑選五百個精銳的武士贈他吧,就算崔家這是盡一些綿薄之力,這些武士相贈之後,就和崔家無關了,請那鄂國公隨意使喚就是。」

崔馳一聽,心里倒是痛心,各家都蓄養了私兵,多則上千,少則也有數百,崔家亦是如此,要知道蓄養私兵靡費很大,這五百精銳的武士,幾乎占了崔家近三成的力量,直接相贈,不免有些肉痛。

不過崔家這個時候不有所表示,確實也說不過去。

況且父親大人既然已經拿定了主意,崔馳也不敢反駁,便頜點頭,道:「既如此,兒子這就去與那尉遲家的人說。」

崔馳走了。

崔詧喝了一盞茶,心里卻是唏噓,他倒不是肉痛那區區幾百個武士,怕就怕那尉遲循毓這家伙得了崔家的人手,卻還是裝慫包,他心里不禁想:「理應不會吧,好歹也是尉遲敬德的孫子。」

尉遲循毓已如熱鍋的螞蟻,他知道自己這樣耽誤下去,老宅里的老母、妻兒天知道會遭遇什么,那秦少游是個不講道理的人啊,假若當真

後果不堪設想。

只是當真讓他孑身一人去,他又不敢,所以在這長安呆了一日,四處去打探諸家的消息,等到自己的家人紛紛回來,他的臉色總算好看了一些。

雖然沒有人肯為尉遲循毓出頭,想必也是忌憚那秦少游的實力,不過有錢的出了錢,有力的也出了力,許多人拿出了些錢糧,也有人出了些私兵,都是盤踞在此許多代的人家,上幾代也都有交情,抬頭不見低頭見,道義上的襄助卻也是有的。

尉遲循毓欣慰了一些,因為他陡然覺,自己手頭上能調用的人馬,竟是高達六千余人,六千人哪,何況還是私兵,私兵是私人養的,平時都肯砸錢,又因為服務於門閥,所以門閥出了錢,畢竟不像朝廷那樣花了錢也未必聽到響,所以幾乎私兵操練起來,都頗為勤懇,可謂是兵精糧足,這還是大唐,這種風氣不算太盛,假若是南北朝的時候,那時候的私兵,甚至遠在官軍之上。顯然,這是一支讓人不可小覷的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