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機關算盡太聰明(1 / 2)

.

地方上的事最是復雜,看上去很多沒有關聯的人和事,一團亂麻一般,可是這線頭,卻總是牽連著許多人,官府與豪民就是線的兩頭,牽一發而動全身。

在宜陽縣召集了豪強之後,用不了幾天,鄉間便出現了許多人在各處田庄招募人手了。

但凡是肯去應征的,每月折錢三貫。

那武三思透露出來的數字是十貫,到了使君那兒,就成了六貫,而如今,只剩下三貫了。

不過……這是稀松平常的事,已經有人打聽了,臨縣更狠,只有兩貫,宜陽縣的使君和豪民堪稱良心,渾身上下,都流著道德的血液。

只是這三貫,卻也足以讓所有的青壯眼紅了。

耕地幾乎是不值錢的,尤其是神策府在弘農郡開始刻意的壓低糧價,在其他的州府,影響倒是不大,大家該種糧的還種糧,畢竟弘農的糧再便宜,可是這個時代運輸條件也是有限,你當真跑去那兒買了低價糧,用這么多車馬和騾子翻山越嶺的運到本地,沿途還要經過重重的關卡,還要雇佣伙計和車夫、馬夫,這一路辛苦下來,可能連蠅頭小利也沒有。

不過其他州府難以享受到神策府壓低糧價的政策,並不代表河南府內的諸縣不成。

這些年來,不少農人倒也夠苦的,弘農郡的百姓倒還好說,人家雖然在糧價方面遭遇了損失,不過為了鼓勵大家耕地,神策府提供了農具和牛馬,不只是如此,還允許他們種植一些經濟作物,如此一來,這邊損失了一些,那邊卻又補貼了不少,非但日子不艱困,反而比從前還好了不少。因此在弘農。那些農人百姓,幾乎是對神策府交口稱贊,可是其他地方不同啊,其他地方。是享受不到任何的益處的,可是他們卻又要承擔糧價下跌的害處。

眼下,若不是實在尋不到什么出路,誰還想種糧?

而現在去修河,三貫錢。別看是層層克扣下來的,可是對於絕大多數人都有致命的吸引力,河南府受到神策府地影響,糧價一直徘徊在五錢一斤上下,而三千錢,就是六百斤的糧,這可是一大數目,足夠一家老小生活無憂了。

於是乎,應募者可謂是不計其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