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經營(1 / 2)

.

<dv ss="k"></dv><dv ss="d250f"><sr>ds_d_x();</sr></dv>

<dv ss="k2"></dv><dv ss="d250r"><sr>ds_d2_x();</sr></dv>現如今,河南府四處都在動工,儼然成了一個大工地。

征募的民夫愈來愈多,那些務工之人也是越多了起來。

畢竟修河開始之後,百業興旺,商賈們對運河又有極大的期待,四處都在招募人手,試圖要大干一場,如此一來,鄉間多是老弱婦孺,年輕青壯的,都不願留了。

只是青壯固然有更好的去處,可是家里的地,總得有人看管著,關東人素來吃苦耐勞,若是讓他們盯著家里一畝三分地就這樣的荒著,這比殺了他們還要難受。

可是青年的勞力走了,婦孺們畢竟沒有這么多的氣力來耕地,於是乎,牛馬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牛馬耕地,古已有之,本來也沒什么稀罕,只不過如今,對於河南府的人來說,真正大規模使用牛馬,卻是現在。從前牛馬的使用,更多是士族和豪強的田庄,而尋常人家,只有這么一地,家里又有青壯,顯然大為不值,現在卻是不同了,一方面是牛馬的價格便宜,家里的男人在外頭又能捎錢來,手里有了錢,牛馬的價格雖然對小門小戶不是小數,可是咬著牙,也能買得起,這鄉間的牛馬又好養活,平時可以代替青壯耕地,老了病了,也可以賣肉換錢,如此一來,已經不只是弘農郡,這河南郡的百姓,也都掀起了購買牛馬的熱潮。 書書書一看

李令月在河南郡各縣,特意都專門開辟出了一個個的畜生交割市場,每日都有數十上百頭牛馬送過去,不用到正午,便可兜售一空,以至於神策府的牛馬也開始緊缺起來,李令月便去信塞外,囑咐要送牛馬。

對於李令月來說,這確實是一筆好買賣,自家造了茶葉和布匹。用這不太值錢的東西換來了價格高昂的牛馬,而這些牛馬再兜售給河南府的百姓,而河南府的壯丁呢,則是被神策府征去修河搭橋。他們賺了錢,送了鄉里,家中再購置畜生和農具,如此一來,等於是這些錢都在突厥人、神策府、農戶、工坊里兜著圈子。最後又如決堤洪水一般,流了神策府。

原來李令月以為,花費這么多錢糧,去征募人手務工,實在是一件虧本的買賣,可是細細思量,卻現全然不是這么事,神策府給壯丁的價格不低,還有孟津的工坊給招募來的匠人和學徒薪俸也不算低,至少比尋常種地要多的多。這些人從鄉間解脫出來,反而成了神策府和商賈們眼中的香餑餑,以往他們只是單純農戶的時候,自給自足,男耕女織,自家吃自家的,誰也不礙著誰,可是一旦務工,就勢必會有余錢,生活方式也開始改變。看到了外頭世界的男人,便曉得了讀書的重要,於是平時省吃儉用,總要供子弟們讀書。而要讀書,就少不得進太平學,李令月的學費雖是童叟無欺,可是利潤還是可觀的,子弟們讀了書,就免不了要用筆墨。要購買書籍,於是乎,筆墨紙硯的工坊也應運而生,雕版印刷的工坊也漸漸興旺。

工坊興旺,意味著神策府的商稅增加,更不必說,男人們在外頭,婦孺們需要畜力耕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