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大治(1 / 2)

.

<dv ss="k"></dv><dv ss="d250f"><sr>ds_d_x();</sr></dv>

<dv ss="k2"></dv><dv ss="d250r"><sr>ds_d2_x();</sr></dv>神策府到了如今,早已有了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團。

對於楊炯為首的一批人來說,顯然大肆招募兵馬是有害的,他們確實已經開始有了矛盾了。

一方面,他們希望有更多的安全感,而另一方面,一旦魏王殿下窮兵黷武,就意味著大量的壯丁要入伍,勞力市場只怕會出現緊缺,除此之外,大量的資源向五軍營傾斜,就意味著往後在其他方面的投入要大大降低,商賈們最依賴的是道路和橋梁,唯有四通八達,不斷的降低輸送和輸出的成本,才是關鍵。

但是另一方面,卻也有人對此頗為期待,許多商賈,從事的都是相關於紡織、冶煉,一旦擴軍,就意味著魏王殿下急需要大量的軍用物資,有一些物資,固然神策府自己可以供給,可是還有許多,卻需要大肆的采買,這對他們有利。

所以秦少游的擴軍,卻在議事堂里鬧得不可開交,支持的人極力支持,反對的又是極力反對,楊炯倒是很能理解秦少游的處境,事到如今,矛盾已經明面化,殿下若是再不未雨綢繆,未來怎么辦?

一旦出了事,那就極有可能連鍋都砸了,若是不擴軍,事到臨頭,一切可就都化為烏有了啊。

短視的人自然是有的,可是楊炯卻並不短視,他最終還是決心四處幫助秦少游游說,說服了許多人。

議事堂在半月之後,總算是表示了支持,而這種支持,對於秦少游來說是極為重要的。

這個時代所謂的民心,當然和尋常的平頭百姓無關,河南府乃至於整個五鎮,表面上是比朝廷和其他各鎮對人更尊重一些。可是也僅限於如此而已,這里的民,指的是這個社會有能量的人,既有商賈,也有士族,官府要做任何事,若是能得到他們支持。則能事半功倍,而一旦強力推行,不計任何的後果,那么勢必會引起反彈。

楊炯這個人,如今在秦少游的心目中,甚至比王琚更加重要一些。因為此人的身份和地位都非同一般,而最重要的是,他總是能為秦少游斡旋關系,使許多原本與士族和巨賈們相悖的一些問題最後得到他們的支持。

楊炯這邊的問題敲定,那么接下來就是鄭榮那兒了,鄭榮的五軍府,反而要輕松許多。畢竟那兒的豪強徹底被壓下去,五鎮幾乎成了河南府的巨賈和士族們的樂園,幾乎所有的政令,都向這些人傾斜。於是乎大量人涌入,填補了從前豪族的空缺。

五鎮的豪強,此時已經再無力組織反抗了,一群土財主,遇到了河南府那些動輒上百萬貫身家的巨賈,還有那些人脈可達九州的士族,再加上魏王殿下的支持。官府的偏袒,神策軍和五軍營的虎視眈眈,他們幾乎已經玩不出任何的花樣。於是許多家族衰弱下去,也有一些人。索性賣了庄子,另謀出路。

鄭榮是在三月初八進的洛陽,從衛州到洛陽,走水路倒是頗為便捷,只需兩三日就到,此番來洛陽,這位五軍府的掌舵人,心境卻全然的變了。

從前的鄭榮,雖是侍中,每日想的是家國天下,可是更多時候,他卻被太多太多的事羈絆,那個長安的朝廷,就好像一片未開發的林莽,到處都是荊棘,甚至可以說是寸步難行,但凡想要做任何事,都有無窮的阻力在阻擋你,鄭榮則像是個捆綁了手腳的人,在那夾縫之中,尋求自己的作為。

五軍府雖小,轄地不過三十一州,可是鄭榮卻發現,這里的事比朝中所轄的三百余州要多的多。

長安的朝廷其實就是個******,管的東西不多,無非就是賑濟災民,調撥兵馬,或是在官員任免上做文章。其實無論任何時候,歷朝歷代,朝廷都是『無為』的,倒不是說這是統治者的國策,而是因為,當下的組織條件,想要有為而不可得。

可是五軍府卻是全然不同,在這里,他實在有太多需要作為的地方了,各州的州城不斷的擴大,大量的人開始涌入,商賈們想要建一些作坊,那么就少不得需要修橋鋪路,各處的運河,需要有人管理和疏通,碼頭和城市,也需要連接。

況且許多作坊,大多都牽涉到了棉紡,是極容易引發火災的,一旦出了事故,若是放任不管,可能一夜之間,便要將半個城市燒掉,所以為了以防萬一,就必須得有專門的滅火人員。因為各州城的人口增加,三教九流聚集,就不免引起治安問題,單憑原有的差役,已經捉襟見肘,又必須招募專門的捕盜人員,市場的交易量越來越大,征稅已經不可能再由尋常的差役負責,而是聘任專門的稅吏。

整個五軍府的過程,其實就是專業化。

原有的衙門架構,此時不得不統統打散,此前朝廷的差役來源,除了一部分專職之外,絕大多數,都是服徭役的壯丁,這些人在以往,倒是勉強能夠勝任一些事,可是到了如今,無論是捕盜、滅火、征稅、文、修橋補路、疏通河道、興修水利、登記戶籍、接待商賈、居中協調交易、計算錢糧,如此種種,那些大字不識的壯丁,幾乎都無法勝任了。

唯有專門的人才,方才將這些事做好。所以五軍府的差役,已經直接從太平學里招募了,學了律學、算學、明經、水利的人才。幾乎是有多少要多少。而捕盜、滅火的人員,則索性從神策軍的退役人員里調撥。